2021年5月4日
改革後的選舉制度明確了選委會新增的第五界別,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和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人士組成,共300人,佔選委會的五分之一。對這個號稱「國家隊」的界別設立,香港不同政治光譜的人士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這個界別的設立,削弱了香港的民主空間,不利於最大限度地體現民意;更有人認為,第五界別是「傳聲筒」和「橡皮圖章」。
那麼,如何認識第五界別的作用和擔當呢?在筆者看來,在經歷了「反中亂港者亂政」之後,該界別的設立合情合理,今後可以發揮「定海神針」的重要作用;唯這些代表人士若按照中央要求,要真正發揮好應有的效力和影響,也需不斷自我完善和提高,切實具備擔當重任的能力。
為國把關的作用
香港之前的選舉制度存在漏洞,令許多不愛國,甚至持「反中」立場的人進入立法會,這些人進入政權機關後,在「一國兩制」的制度框架內反「一國」,這是十分荒唐的事情。世界上任何國家地方政權機關的公職人員都必須首先公開承諾効忠自己的國家,其次承諾服務本地區民眾,這是基本的政治倫理,全世界也只有香港出現了「身在體制反體制」的荒唐事。
重構的選委會肩負着選舉行政長官、審查參選人資格、選舉大部分立法會議員的職能,是名副其實的「把關者」。若把關不嚴,則後患無窮。重構選委會必然要突出選委會「為國把關」的作用,再也不能讓持「反中」立場的人混進來。
為港選才的作用
中央十分重視第五界別的功用。在新的制度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是選委會當然成員,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成為選委會的當然成員;另外,增加「全國性團體中香港成員的代表」,由全國婦聯、工商聯、僑聯、青聯和中華海外聯誼會中的港籍代表擔任。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這些人士長期參與國家層面的決策過程,對「一國兩制」的核心要義理解深透,對國家事務有比較了解,國家觀念強,大局意識強,有利於在選委會的「構圖」中強化國家元素,有利於把維護國家利益和維護香港利益有機結合起來。選委會有了這個「基本盤」,「為國把關」就有了基本保障。
不要認為第五界別的作用僅僅是「為國把關」,只對中央負責而與香港無關。事實上,第五界別「為港選才」的作用更重要。
過去數年的「政治爭拗」表明,香港不乏攪局者、破壞者,香港缺少的是社會治理的能人、經濟發展的幹才、破解民生難題的高手。這些年來,香港積累的深層次矛盾不少,歷史欠賬很多。如果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必然下降。以住房為例,被譽為「東方之珠」的香港,竟然還有二十多萬人住在「劏房」裏,連基本的生存尊嚴都沒有,這個問題都解決不了,香港還有何顏面奢談其他的「人權」!再以扶貧紓困為例,上屆特區政府首次公布貧窮線後,經過多年努力,處於貧窮線以下的人口雖然有所減少,但仍接近百萬,佔全港總人口的近七分之一。在經歷了持續暴亂的人禍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天災之後,失業率連創新高,貧窮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香港的社會治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需要一大批人才,選委會「為港選才」的責任重大,且非常迫切。第五界別恰恰能在這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五界別的最大優勢是了解國家事務。四十多年前,中國內地面臨的困難巨大,國民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用鄧小平先生的話說,「有被開除地球籍的危險!」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創造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社會長期繁榮穩定兩大奇蹟,令世界刮目相看。而這次的新冠疫情又如同一次考試,中國在沒有「作業」可「抄」的情況下,創造了抗擊疫情的好成績;現在的中國內地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中國在危機應對方面的成績同樣令人讚嘆。這一切的背後,必然有一套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機制在做支撐。第五界別長期與內地打交道,了解內地選拔任用官員的制度,具有識別人才的眼光。有了這個界別,選委會選舉的職能才能發揮得更好,更好地為香港實現良政善治提供人才保障。
維護香港整體利益的擔當
由於大部分立法會議員由選委會選舉,選委會成員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此次選委會增加第五界別,中央和香港社會各界都對其寄予厚望,希望這個界別的人士在選賢任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現在情況來看,這個界別的許多人士將第一次進入選委會,能不能擔當重任?還令人存疑。以往,這個界別中的一些人士存在着對中央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準、貫徹不力的現象,發生過維護國家利益和與港獨勢力作鬥爭時躲躲閃閃、支支吾吾的情況,表現出議政能力參差不齊、不能駕馭政治走向的問題。因此,第五界別首先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養,要有擔當精神,從全局高度和長遠角度來行使好手中的權力。
這些年來,立法會嚴重對立,議員大多從自己黨派的利益出發參政議政,或者為達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損害公眾利益,「拉布」「不斷,「攬炒」盛行,立法會從「議事場」變成了不同政治光譜議員對峙的「戰場」,發展到「極少數騎劫大多數」的地步。撥亂反正,重回正軌,香港急需一批愛國愛港、聰明能幹、格局大、視野寬的政治人才,推動香港走出困境。第五界別在成為「伯樂」時,同「千里馬」一樣,也要積極學習和進取。
世間萬事,皆有因果。如果不是過去幾年港獨勢力鬧得這麼厲害,香港的選舉制度不會做這麼大的改革,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的選舉會沿着「五步曲」的節奏走下去,早日達致普選。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港獨分子要讓香港脫離「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逼得中央不得不出手完善選舉制度。因此,在評價選委會第五界別時,既要把前因後果聯繫起來,看到設立該界別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也要看到該界別現在尚不完全具備擔當重任的能力,須不斷自我完善和提高。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KO |
上一篇: | 評估緬甸軍與「民族正義聯盟」實力一場大衞與歌利亞的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