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13日

劉健宇

資助離港交流與考察須重視成效

2020年《施政報告》發表後,通識科改革廣受熱議,特別是加入內地考察一環,當時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明考察並非強制安排;《施政報告》的「德育及國民教育」部分亦提到「教育局會為學生提供結合課程的實地考察機會」。

可見局方對實地考察、離港交流等活動期望甚高,但根據本地智庫研究,局方的期望與考察的實際操作存有頗大落差。

從數字可見,教育局轄下交流計劃的中小學生參與人數按年上升,但其教育效能卻未如預期。本文建議教育局下的資助計劃須摒棄承辦機構「價低者得」的做法,並須預留開支於設計教育活動上。

因應出國交流較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局方應試行海外交流試辦計劃,善用學生因出國考察而大大提升的學習動機,提供配合課程的考察與交流活動。長遠港府亦須告別「旅行團式」考察,不單以參與交流團的人次為績效指標,而應以學生的具體學習成效為依歸。

摒棄價低者得考察

現時教育局共有五個資助計劃或津貼用於離港的交流計劃,包括兩個由局方提供的學生內地交流計劃「同根同心」(高小至初中)及「同行萬里」(中三至中六)、局方資助校方自辦交流計劃「赤子情中國心」、局方津貼的「姊妹學校計劃」,及局方2017年8月推出的「推動中國歷史及文化的一筆過津貼」。

因此,每名學生在他的學生生涯,應最少有數次內地交流機會。雖然學生在「量」的方面有足夠體驗,但「質」的方面卻為人詬病。

局方或校方甄選承辦機構時,均以「價低者得」為主。根據香港政策研究所《主要的學生內地交流計劃研究》,旅行團的價格竟愈來愈低──根據一般市場邏輯,這些考察團的質素恐怕不會愈來愈好,反而更會愈來愈差。

另一邊廂,政府對帶隊教師及內地領隊期望甚高:教師需要帶領總結會、充當解說員,內地領隊則須要向學生提供完整解說。但實際情況卻是教師忙於行政工作,也不一定對交流地點有充足理解,若要設計完整的教學活動,恐怕難以實踐。

而內地領隊則多未接受教育學訓練,期望他們為學生提供具教育意義、配合課程的解說亦屬緣木求魚。以「同根同心」為例,教育局在委託承辦機構制定若干路線同時,只會提供簡單的教學活動,例如是小組討論、工作紙、小組報告等,但這些活動普遍對學生較沉悶。

根據不同政府部門制定外判制度時,價格方面的評分比重佔六成至七成,而技術方面則佔三成至四成,準則包括:投標者在過往同類合約的表現、擬採購服務的特點等。參考這些經驗,局方在招標時亦審視投標者的教育活動設計、提供解說的領隊的質素等,在回港後亦須評估該次考察的成效,藉此讓公帑用於提升學習成效之上,而不只是重視每年參與交流計劃的人數。

告別「旅行團式」考察

現今內地交流以「旅行團式」遊覽為主,「同根同心」及「同行萬里」的主題均由局方擬訂,包括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創新科技、自然保育、風俗特色、城鄉建設、環境保育、「一帶一路」等。

雖然有適時加入呼應社會發展的主題,但不少團的行程均是「點對點」來往各個景點,導遊、老師將訊息直接傳遞給學生,然後以填充、短答、開放式題目的工作紙評核學生,學生在教學上較為被動,且其學習動機亦視乎教師的功力。

提升學習動機的方法,便是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自主性,「任務式學習」(Task-based Learning)與「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便是兩種可取的教學法。利用「任務式學習」,教師在行程之前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學習環境及預期習得的知識或技能,學生在學習過程(交流團間)將會利用指定的知識或技能完成有意義的任務。「探究式學習」則分為提出問題、定出假設、驗證假設、獲得結論等四個階段,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學習優勢而決定學生的自主程度。

坊間一些打着「深度遊」的旅行社,往往在出發前為團員提供「教材包」及相關的準備資料,讓團員在出發前已掌握一定知識,並於旅程期間經歷其他學習體驗。過去政府較為關注曾參加過交流團的學生人數及成本,未來我們應該着重於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並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效。

試行資助海外交流計劃

除了內地交流,如今出外成本愈來愈低,不少學校均曾舉辦過除內地以外的外國考察或交流團,地點涵蓋日本、南韓、東南亞國家、美國及英國等。根據香港政策研究所《重新審視 廿一世紀香港首要培育價值》研究,超過一半教師認為學生參與其他地方交流的積極性較內地交流熱烈。由此可見,為學生提供外國考察交流機會,對提升學習動機有重要影響,而規劃得宜,外國考察交流亦可達到不同的教學目的,包括學習中華文化精粹。

例如現時日本的京都是仿照唐代的長安和洛陽而建、南韓景福宮則以明代郡王制式而建,均是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歷史建築;而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兩地保留的華僑歷史亦反映近代中國的革命史。

以上的地點均可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及中國歷史,並親身接觸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外國文化。

由之前的「一帶一路」倡議,到近期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亞洲的發展備受世界關注,我們的學子應盡早了解鄰近地區發展的機遇。因此,局方宜參考現時「同根同心」的執行模式,推出先導計劃,就周邊地區如上述的日韓、東南亞,委託承辦機構制定不同主題的行程,例如到日韓了解當地的自然保育、創新科技,到東南亞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

「教育」並不是「量」的代入,「質」的轉變才是春風化雨的關鍵。香港一直以來把國民教育不足歸咎於「量」的問題,但明明由回歸至今各種「國民教育」活動和資源與日俱增,此刻我們應反思如何把握「質」的轉變,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體驗。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