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18日

黃裕舜 政思故我在

何謂勇氣?

《綠野仙蹤》裏面有一位角色,膽小獅。

作為萬獸之王的獅子族一員,膽小獅卻一直為自己與生俱來缺乏勇氣這缺點頭疼,只能硬着頭皮地跟着其他主角歷險,在「大魔法師」的命令下,去將西國魔女殺死。

隨着旅途的展開,獅子一次又一次呈現出莫大的勇氣,將敵人逼退、將種種危機化解。但他礙於過往的執念,拒絕承認或接受自己正在變得更勇敢。

於是乎在殺死了女巫之後,所謂的「大魔法師」又賜予了獅子一劑「勇氣藥」。儘管這「勇氣藥」實為普通不過的假藥水,可出於對大魔法師的信念,膽小獅豁然開朗,發掘了自身一直存在的自信和勇氣,開拓了自身潛能,成為了一隻似乎不再膽小怕事的英勇獅子。

故事很動聽,但現實與故事之間,永遠都存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勇氣。「勇氣可嘉」、「勇者不懼」,或是「有利國家之事雖逝世弗避」、「知恥近乎勇」。這些經典名言背後,蘊含着對勇氣的一種崇拜。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彷彿勇者及勇士,皆是我們未必能夠自身達致,但若出現在他人身上,則必須認同的一種人格。勇氣既為一種道德標籤,也為人類文明根深柢固的文化遺產。

但何謂勇氣?勇氣的黑暗面,又由何人來發掘?

若無人敢說想說的話,且讓筆者盡量以以下落墨,一窺究竟。

一、成功了是勇氣,失敗了是鹵莽

成王敗寇。歷史書上的成功人士,我們往往加諸各式各樣的解釋及特質,將其成功之路描繪成一條精心策劃、細心安排、自我肯定而同時自我決定的自主結果。

「因為他們努力不懈,所以才能成功『上位』。」

「因為他們能審時度勢,所以才能成功『走位』。」

「因為他們勇敢,所以他們才能成功。」

這些所謂的「因果陳述」當中含有一定事實、也有一定的謊言。

若他們最終失敗了,努力者肯定會被描繪為愚忠,或是鑽牛角尖。審時度勢者,則會成為投機的騎牆派。勇者,則只會淪為鹵莽的代名詞。

人類很有趣——我們喜歡假裝對價值觀的維護情有獨鍾、假扮我們對人品人格有着莫大熱忱,尋根究柢的追求。可實際上,我們看的都是最為功利的效益及成果。若他人自己成功的話,我們會不惜一切地發掘及發明藉口,以論證這偶然交織下的成品並非偶然。失敗的話,我們則自然地迅速「割席」,為的就是維持現有這些價值觀的可行性及權威性。若一名學生寒窗苦讀十年,最終仍是畢不了業,我們會說,這是因為他先天天份不足,後天努力也不夠。若他更加努力,更加聰明,更加能幹,必然能夠順利以優異成績畢業。這些鼓勵他人上進的價值觀,不是不好,但絕對不能被當作事實的根本解說。

道德哲學內有一個概念,乃是道德運氣(moral luck)。道德運氣所指的,乃是不由自身選擇,但會影響我們行為道德性的因素。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有些我們固然能夠掌握,但也有不少是超出我們所控制範圍之內。我們政府的根本架構、世界局勢的發展、政治理念與現實的衝突,這些種種糾紛鬥爭當中,人類的自主性其實並無我們想像的那麼高。

舉個例子去說明一下。一名不顧一切,未完成大學學位便走去創業的清貧年輕人,可能家裏上有高堂、下有兒女。若他成功了,成為了某大科技的大企業家,我們會佩服他的勇氣。若他失敗了,我們則會怪責他,認為他這是不負責任地犧牲了他家人的財產安穩,以滿足他一時衝動。他甚至會在大眾目光中成為(間接或直接)導致親人顛沛流離、家徒四壁的千古罪人。

再說一名政客,哪怕他堅持的理念是對的,若時不與他,生不逢時,並選擇走上了一條無可復原的不歸路;就當他是一名正常人,更可能是一名立心良好、理想高尚的好人。但在時代巨輪驅使下,無論他做任何事,皆只會是一錯再錯,並未能挽救他注定悲劇的人生走勢。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但這是不是代表我們必須放棄?不——人生固然很多事都是注定的,但我們如何去應對及面對這注定性,我們可以選擇。選擇的重要性並不在乎其真確與否,而是我們能否感覺到選擇、從日常生活中體現及實踐選擇的精髓。

二、勇敢是最寂寞,但不是痛苦

做一名勇者,不容易。幸運的話,你可以一時風頭無兩、對社會及個人貢獻甚大甚深。不幸運的話,則會淪為萬箭穿心、眾矢之的的被唾棄者。在我們對勇者的公共認知當中,他們必須承受極大的精神、社會,甚至具體身體代價,以成為他們道路上成功者。否則,這只能充當一名匹夫、一名義不反顧的失敗者。勇氣往往出現於對現有體制及價值觀的撼動,而逆流而上,永遠比順流而下為之難、為之痛苦。

面對這些代價,勇者豈能不懼?勇者當然懼!但他們的懼怕,只能自行收藏,而不能公諸於世,因為這與勇者的身份形象不符,就好比一名劇內的「旦」或「生」,忽然間要去飾演「丑」一樣。透露出膽怯的勇者,會因為他們背棄了勇敢的譜號,而淪為笑柄。正所謂,人設太高,現實出手太低——尷尬。

正因如此,很多人想你勇敢。他們想你說他們不敢說的話,想你去做他們不會做的事。他們會支持你去自說自話,卻不會關懷你是否曲高和寡。

所以勇者,往往要摒棄以上種種顧慮,在既有論述及價值觀中另闢途徑。這過程,必然是孤單孤獨的。這過程,必然令你心力交瘁。但也許這是天注定的:先天下之「勇」而「勇」,需要的並非未卜先知或與生俱來的勇氣,而是一種嘗試態度。此態度看重的是你個人是否願意踏出那第一步,哪怕無他人願意和議。哪怕他人只能遙遠觀看,而並非與你作伴。很多人會想你勇敢,因為他們不敢勇敢。很多人會在言語上支持你勇敢,但身體力行呢?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儘管如此,也許他人會因為你的勇敢,而半膽怯、半果斷地站出來、站起來,與你同行?又或者,就算你不是幸運兒,就算你身邊無人即時願意跟隨你,你的站立站出,能夠開創一股另類的思潮,為他日成功者作出鋪墊?真正勇敢者,不是聖人,更不是神人,只是一隻又一隻的開荒牛,為遠方綠洲開闢一條小路。小路,慢慢會變成大路,再變成正路(當然,也可以是死路一條)。

再說,儘管勇氣可能會讓你寂寞,但其實並不痛苦。痛,來自你對身體完整的期望、你對心靈圓滿的渴望。苦,則出於我們對甜的依賴、對美麗遐想的情有獨鍾、對現實不符實際的期望、對所食的有毒食物之防備、對危機的恐懼、對未來的矛盾寄望。痛苦對我們的影響力,出於我們自身對其的懼怕。忘記對無痛的執着、接納苦的必然,屆時的你必然更為茁壯。

三、道德勇氣,實為何物?

道德勇氣,顧名思義,乃是「去做道德上是對,可實際上對個人代價巨大」的勇氣。非道德勇氣,比起道德勇氣,又是否必然是遜色或次等?須知道,人生有不少道德恰當性的選擇,是在行動之時不為我們所知。說教式的論述,往往將道德上對的,與個人利益,形成一個對立。

但現實生活裏面,其實有不少是對個人有利,而且也是對的行為。同樣的,也有不少選擇,其實並沒有「對」與「好」之間的衝突——因為任何一個選項,皆有道德代價(moral cost)及私利代價(personal cost)等多個維度。在兩個、三個、多個不同選項內選擇「其輕」,首先假設了的是,這些不同的維度有相互可比性可言——但若選項A及B之間,A是對個人有利,但道德上需要個人付出比B代價更高,那我們應當如何取捨?又或者,C、D、E皆是在道德層面上較A和B來的較為「便宜」(合乎某些道德標準),但在個人層面上,卻更為代價昂貴。鼓起勇氣去選擇一個令自己可能犯上道德代價昂貴的選擇,又是否值得我們支持或模仿?若夠膽犯錯不是一個值得慶祝的行為或特質,是否只有夠膽做對的事,才值得我們認同?那究竟當中所蘊含的正面道德價值,是我們「夠膽」,還是「做對的事」?

勇者,應當如何選擇?這是一門難以回答的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一個社交媒體泛濫及個人交往被虛擬世界所取代的年代裏,可能答案在乎的是觀感,而並非實感。關鍵的並非你是否在做道德的事,而是他人,以至你自身,認為你自己是否具備足夠資歷或能力。是否敢做事,還是事敢「做」你?這是你必須做出的抉擇。

人們喜歡正邪對立的故事,將社會種種事物分成好的壞的。做人必須要做老好人,才能稱得上是人上人。但「老好人」此標籤,到底是由誰來劃分規定?而好與壞、忠與奸,這些是電視劇裏面的角色設定,並非現實生活我們應當採用的審判標準。任何理性理智的人,皆會認真審視自身的機會成本、實際成本、可能效益、可能回報,從而做出決定。機會成本愈大,冒險付出代價愈高、勇氣的價格則會幾何式地上升。良心到底值幾錢一斤?如何面對道德挑戰,在現實生活裏減免變成萬劫不復的壞人?講就容易,做其實很困難。

四、何謂真正的勇氣?

勇氣。是否一次打卡便能呈現出來?抑或兩次留言?還是三個FB statuses(政治正確下,是不是應當改成MeWe?)?

其實真正的勇氣,不一定具備光環的。

所謂「光環」效應的假設乃是,光環主角有足夠的群眾認同,讓其行為有其肯定性。賺取光環者,透過操演着符合社會群眾規則的行為,從而鞏固自身榮譽名聲及地位。群眾需要領袖,更需要人去賦予光環,以相信及追隨。反之,領袖需要群眾的認可認知,才能獲得自身的歸屬感及身份認同。所謂的「勇氣」,乃是形容着讓外在群眾認同感最為強烈、在大眾眼光下被大多數人視為付出龐大代價的作為。

但感覺與現實,永遠都存有必然的距離。敢於付出者,未必能將自身的犧牲公諸於世,或就算做了,也不為世人所認同。光環的前設是被投射在一個「聖人」身上——而最能夠在媒體平台上刻畫出自己「聖人」身份者,成功之處並非在於其是否人品好、行為是否有效,而是能否營造一個符合自身觀眾及公眾期望的「付出代價」形象。同時,以道德潔癖眼光觀人的社會受眾,未必會接納犧牲龐大者的道德缺憾,或為求目的所付出的精神及社會代價。

真正的勇氣,可見於一名從政者不屈不撓地默默耕耘,或是一名學者在民粹或權貴的夾攻下堅持己見,或是務實的商界精英在自己崗位盡忠職守之時反思自身可以對社會做出的改革,或是一名不喜愛閃光燈的社運分子以身作則地帶動及領導同僚以改變社會,或是一群老師社工嘗試在火紅火熱的年代裏保持理性保護孩子,又或是一名執法者鐵面無私地執法守法維法並堅拒濫法濫權。真正的勇氣,可見於一名政客在自身私利與公眾利益之間,選擇後者,但同時在其崗位上盡其所能,而並非在崗位旁或側指指點點,又或是罔顧民情民意,活在自己所構建出來的平行時空裏。

你是否勇敢這回事,無人須知。無人要知。

但你自己知。

黃裕舜

牛津政治評論總編輯、《時代》雜誌撰稿人、香港羅德學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