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2日
自從民主派去年11月總辭,建制派舉手投足便成為立法會焦點,該陣營冀打好「民生牌」向選民交代,「六大板塊」代表早前與特首林鄭月娥見面;據了解,席間他們就6大範疇開列清單,提出十多項政策建議,清一色與民生相關,希望令議會事務「去政治化」。
民建聯、工聯會、經民聯、新民黨、自由黨和6名獨立議員的代表,會見林鄭時拋出多項提議,包括促請當局關注疫情下的失業問題,設立失業援助金;要求競爭事務委員會就本地油價問題展開調查,打擊合謀定價;關注舊樓安全隱患,力爭撥款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3.0」;引入海外註冊醫生,紓緩本地醫生人手不足;立法規管「假新聞」及煽動言論,以及提議政府分拆運輸及房屋局,讓政策局更好地推動交通運輸、土地和房屋等方面的措施。
心水清的讀者不難看出,上述訴求基本上「熟口熟面」,部分曾經有議員在質詢行政長官時提出過。
有與會人士透露,雖然各政黨有不同倡議,但全部均屬「建制派共識」,期望政府有所表示,讓社會感受到「新立法會」可以為市民謀福祉,盼對今年9月立法會選舉有正面作用。
然而,芸芸建議中有多少能獲當局迅速回應,建制派也不敢寄予厚望。以改組運房局為例,林鄭剛上任特首時曾認同有此需要,並聲言會研究如何落實,可是今屆政府只餘下不足一年半任期,既要應付疫情,又須籌謀經濟復甦,「拆局」的成事空間有限。另一項建制派窮追不捨的失業援助金,該陣營亦明白政府財政艱難,故獻策設立「有時限、有上限」的失業保險金制度,據聞當局或以另一種方式回應。
以往建制派與特首會面,事後多數大鑼大鼓交代情況,今次卻一反常態地低調。知情人士說,政府講明不想太高調,免得造成壓力,做好期望管理。有建制中人慨嘆,很多訴求其實倡議已久,惟擔心林鄭無心戀戰,根本不期望能「成功爭取」。
事實上,6大範疇涉及不少「老大難」問題,例如規管油價,早於上屆政府已有議員敦促正視燃油零售價「加快減慢」弊病,可是事隔多年尚未解決,當局要在餘下任期完成有一定難度,就算最終「達標」, 是否等同有利建制派選情亦屬疑問。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變種新冠病毒揭抗疫持久戰序幕 |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