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22日

社評 社評

兩岸是否軍事衝突 顧忌在於美國介入

美國特朗普政府與北京全面交惡,台灣隨之迎來一連串的「外交突破」,繼美國衞生部長阿扎爾不理北京強烈反對而訪問台灣之後,國務院次卿克拉奇又赴台。就在克拉奇訪台弔唁已故總統李登輝期間,解放軍戰機頻繁飛越海峽中線,單以九月十九日為例,一天出現十九架解放軍戰機,最近僅距離新竹海岸線約六十八點五公里,台軍則罕見喊出狠話:「立即迴轉脫離,一切後果自負!」

兩岸火藥味益發濃重,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警告,解放軍近日行動清楚表明,大陸不再容忍美國派出國務院次卿克拉奇訪台等等「切香腸的方式」與台方提升勾連。胡錫進表示,勾連必須停下來,否則大陸軍事行動必會大幅升級,直至攤牌,並指大陸全社會已對台北當局失去耐心,普遍認為需要給島內「台獨」勢力根本教訓,如果對方敢開第一槍攻擊解放軍戰機,解放軍便可對台灣軍事力量開展毀滅性打擊,把解決台灣問題推向新階段。

胡錫進的言論儘管不代表官方立場,但某程度來看反映大陸部分鷹派人士的思維,他們對於美國和台灣漸行漸近的解讀是肆意踐踏「一個中國」原則,是可忍,孰不可忍?美國和台灣若不知所進退而繼續跨越紅線,武力統一是終極解決國土分裂問題的必要手段。

這邊廂,北京認為美台勾連是跨越紅線,那邊廂,台灣認為解放軍戰機飛越海峽中線是挑釁。蔡英文總統指出:「中國的存在確實是有一定侵略性,也會帶來一定的威脅。」因應這樣的緊張局面,台軍日前把「第一擊」的定義修改為「自衞反擊權」,形同允許台軍在解放軍準備攻擊前先發制人。

按照過往規定,台軍不准向解放軍首先開槍,若開槍後引發戰爭,會以「叛國罪」論處,台軍「第一擊」的下令權責在國防部長。近日,台灣國防部決定把「第一擊」的定義改為「自衞反擊權」,在解放軍準備攻台前,且以火控雷達鎖定台軍戰機,台灣空軍作戰指揮部指揮官可命令第一線的戰機飛行員「自衞反擊」。簡言之,台軍「自衞反擊權」的權限,已從國防部長放寬為空軍作戰指揮部指揮官。

兩岸誰開第一槍固然是兵凶戰危之憂,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十分關鍵,美國會不會把槍口對準解放軍?以軍力衡量,大陸對比台方無疑大佔上風,然而若山姆大叔介入,情況馬上丕變。因此,縱使鷹派如胡錫進者,亦有所顧忌,他在一篇文章寫道:「不得不戰時,先要盡量避免與美國直接交戰,可以先對某個屢屢幫着美國挑釁中國且踩了底線的美國走狗痛揍一頓,殺雞儆猴,給致力於和平崛起的中國戰略上立威。」

怎樣「痛揍美國走狗」而可以「避免與美國直接交戰」,恐怕是北京迄今仍無把握的盤算。關於這個問題,美國海軍前副部長、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海權中心主任克羅普西(Seth Cropsey)拋出一個預見,他在《國會山莊報》撰文分析,解放軍攻台必須速戰速決,既要克服台灣後備力量及地形障礙,又要避免捲進美國、日本和澳洲的戰力,所以十一月三日美國舉行總統大選那一星期是趁亂攻台的好時機。

無論北京有沒有「武統」的具體時間表,台海危機一觸即發乃事實。對於解放軍戰機頻繁繞台飛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日指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若然兩岸戰機持續在空中追逐,擦槍走火的潛在風險與日俱增。

另有一點耐人尋味,駐美國的「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蕭美琴在其Twitter賬戶自稱「台灣駐美大使」(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她解釋不是「自封自嗨」,而是「許多美方各界友人稱呼我的方式」。這是美國默許的名銜嗎?果如是的話,美台提升勾連非但喝不停,且恐變本加厲。至少在美國大選前的這四十多天,情況絕不容樂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