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0日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發行一套紀念幣,全套7枚,其中最高價值的是一公斤圓形金幣,鑄有紫禁城俯瞰圖像,限發行100枚;其他6款金幣銀幣有較大的發行量。
在美元疲軟、金價飆升的時候,這套貴金屬法定貨幣面世,非只引起了收藏家青睞。這次發行則是與故宮博物院合作,主旨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
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竣工。明成祖朱棣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封燕王,駐守北方。朱元璋死時傳位給嫡孫即建文帝;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打敗建文帝,自己登基。
朱元璋原建都南京,朱棣按照南京宮廷模式在北京建紫禁城,接着遷都北京。紫禁城住過明代14個皇帝,到崇禎時,李自成率領造反部隊攻陷北京,燒殺搶掠;隨後在山海關被吴三桂聯合清兵擊敗。
清軍入北京,為已故崇禎皇帝安葬,並接管紫禁城。清代連續10個皇帝都住在這裏。辛亥革命後,末代宣統皇帝仍一直居留,到1924年被逐出;翌年,故宮博物院在紫禁城設立。故宮是我國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又是全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綜合博物館。
紫禁城的宮廷建築群保存完整,分為外朝和內廷,大小宮殿和樓房眾多。外朝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是舉行典禮的地方。內廷是皇家宮室。故宮建築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制度,例如布局安排、裝飾圖案等可追溯到《周禮》所載內容。
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早前在內地報章撰文,談到故宮是中國古代建築理念的集大成者,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匠共同創造的結果,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他舉故宮的樓房為例說,「咸若館和雨花閣是佛教建築,欽安殿就是道教風格,延禧宮內的靈沼軒就是西洋建築,倦勤齋的通景畫,是由意大利畫家郎世寧和他的學生們借鑑了歐洲教堂的全景畫形式移植到清代宮廷的……」
故宮長期處於權力核心,裏面發生過許多扣人心弦的事件,多種典制也在這裏集中展現,包括如中樞制度、官僚制度、監察制度、軍事制度等,都是豐富的資源。內地學者重視研究歷史上的制度變遷;官方肯定當今制度和治理體系具有深厚歷史底蘊。
故宮博物院保存了大批皇家珍藏,過去幾十年來還不斷收進新的發現,多數國寶級的文物都存放這裏。故宮博物院藏品總目和數字文物庫都已上網,公布現有藏品1863404件/套,像繪畫就有各代名家共5.3萬多幅、法書7.5萬多件,足可代表古典中華文化的家底。
標誌故宮歷史悠久,不只是發行紀念幣,主要還陸續舉辦多項文化學術活動,把優秀文化推廣開去。
王旭東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之前,在敦煌工作了28年。從敦煌研究院到故宮博物院,他說一直都有最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同時故宮和敦煌也都走向世界。
他的文章提及︰「正在建設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策劃若干以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為主的各類主題展覽,豐富香港文化生活,並在文物展出、人員培訓、人文交流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成為不同文化交流對話的平台。」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設在進展中。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疫情下通識科校本評核的挑戰 |
上一篇: | 讓子彈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