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15日

社評 社評

堅持衞生常識 抗疫事半功倍

全球疫情遠未遏止,香港也出現反彈情況,第三波新冠肺炎持續爆發。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公布,昨日新增四十八宗確診,包括八宗輸入個案及四十宗本地個案,累計病例一千五百七十宗。新增本地個案之中,二十四宗源頭不明。

除此以外,伊利沙伯醫院懷疑爆發院內感染,繼日前內科病房一名九十二歲病人確診後,曾住其對面病床的兩名年長婦人亦中招,至今伊院同一病房已有三人先後罹疾。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晚到場視察後表示,病房已出現院內感染,但相信「再傳出去機會不大」,因為第二及三名患者的病毒量不高。

面對疫情急劇惡化的嚴峻挑戰,政府前晚宣布推出抗疫加辣措施,除恢復三月的限聚安排外,再增三項新規定: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須強制佩戴口罩,違者最高罰款五千元;食肆每日傍晚六時起至翌日清晨五時不能堂食,只准提供外賣;在疫情高風險地區逗留或轉機的入境者,要出示病毒檢測陰性證明才可登機或登船。至於十二類表列處所,包括遊戲機中心、卡拉OK、健身中心及美容院等等,必須重新關閉,為期七天。限聚令之下的群組聚集人數上限由五十人減至四人,周年會議、宗教活動等等不能豁免,為期十四天。

佩戴口罩有助防疫,對於香港人以至亞洲廣泛地區人民來說,已是毋須多費唇舌詳加闡述的基本常識,然而對於歐美國家而言,口罩戴與不戴仍然是言人人殊的爭議性問題。稍可安慰的是,英國首相約翰遜終於宣布推出強制措施,規定下周五(二十四日)起英格蘭地區民眾進入商店時必須戴口罩(蘇格蘭已有類似做法),違規者最高處以一百英鎊罰款。疫情最嚴重的美國亦明白到口罩乃保命工具,無論總統特朗普怎麼不願意,在七月十二日亦「從善如流」首次公開戴口罩示人。

回顧瘟疫蔓延半年來國際社會的「口罩拉鋸戰」,實在令人唏噓不已。今年初,戴口罩的亞裔人士在歐美國家慘遭歧視,世界衞生組織(WHO)的模糊指引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連香港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搬出所謂世衞標準,要求公務員毋須戴口罩,「戴咗都要除」。事實卻反覆證明,普遍願意把戴口罩視作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國家和地區,疫情相對輕微,反之則像美國和巴西那樣確診數字居高不下。

戴口罩防疫的功能經歷長時間爭論之後,最近已基本上達成共識,即使原先態度最抗拒的美國亦肯面對現實。美國廣播公司(ABC)與調查機構Ipsos合作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約百分之八十七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周有戴口罩外出,跟四月中旬同類調查的百分之六十一相比,願意戴口罩的人數大幅增加二十六個百分點。若以政黨立場分類,高達百分之九十九受訪的民主黨人表示會戴口罩,本來與特朗普一樣「不設防」的共和黨人,願意戴口罩的比率上升至百分之七十九。

美國人抗拒口罩的理由五花八門,有人政治上覺得遮臉是剝奪自由,有人宗教上認為蒙面是魔鬼崇拜,也有人「依法辦事」,不想違反個別州份實施的《禁蒙面法》。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曾經嘆喟,無法理解群眾對口罩的反感。

香港目前儘管疫情反彈,慶幸的是大家普遍同意戴口罩是防禦病毒的不二法門,只要堅持這項人盡皆知的衞生常識,抗疫自可事半功倍。沒錯,抗疫會疲勞,意志會鬆懈,人人巴不得在酷熱天氣下撤除護具呼吸新鮮空氣,甚至自由自在報復式消費,但保持身體健康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衞生常識不外乎戴口罩、勤洗手和維持社交距離,不是什麼高深理論,持之以恒就是克服疫境的最佳方法。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