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16日

李子衝 觀潮篇

野生動物園

疫情重創經濟,卻帶旺了幾個行業,例如超級市場、網上購物、物流運送以及生態旅遊等;其中生態旅遊將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既強身健體,又能夠欣賞大自然,一舉兩得,值得推廣。

香港有20多個郊野公園,佔總面積大概四成,因此值得大力推廣生態旅遊,其中麥理浩徑(100公里)、鳳凰徑(70公里)、港島徑(50公里)、衛奕信徑(70公里)等隨意走走,都值得推薦。可是近期太多人湧往郊野公園,引發很多問題,譬如污染環境,垃圾處處,美好的大自然受到破壞;尤有甚者,旅遊人士遭受野生及流浪動物滋擾,對人身構成威脅。

香港由於城市化,野生動物不算多,但是對人類的滋擾數字也不少,2019年超過2000宗,投訴最多是野豬,其次是野生雀鳥,再其次是猴子;至於對流浪動物滋擾的投訴則逾6000宗,包括貓、狗、鴿子和牛隻。目前防止滋擾的策略是控制野生和流浪動物的數目,漁護署方法有兩個,一是禁止餵飼,一是捕捉絕育,然後放回。

一舉兩得

禁止餵飼一直不成功,因為郊野公園面積大,動物分布廣,以猴子為例,地域散落金山郊野公園,城門郊野公園,以及獅子山郊野公園,每逢假日,遊人在廣大不同地區餵食,實在難以執法;至於猴子的節育更是有趣,根據資料,每年能夠捕獲的猴子愈來愈少,由2014年大約500隻,降至2019年大約200隻。

猴子不斷增加,由2015年1728隻,增加至2019年1957隻,升幅13%;族群方面,同期由24個,增加至32個,升幅為33%。資料顯示,捕捉猴子愈來愈困難,可能是捕捉方法落後,或者猴子太聰明,原來自2014年以來,32個猴群當中,有17個從未捕獲,想和牠們絕育,極為困難,可以想像,香港猴子族群愈來愈大,猴子愈來愈多,漸漸失控。

失控如不加以管理,任由野生動物游走,會滋擾市民,政府應該劃出大片郊野公園,作為野生動物園,搜羅適宜在香港生活的動物,野生飼養,營辦一個大規模的動物園,猶如新加坡野生動物園,配合香港生態旅遊,相信有一定吸引力;過往香港辦主題公園,多在市區,地方淺窄的關係,規模不夠大,若果在郊野公園範圍發展,潛力無限,不至荒廢這些土地,又是一舉兩得。

香港其實都有幾個公園養着動植物,包括動植物公園、香港公園,以及海洋公園。動植物公園是最早時期的公園,1871年已經落成,又叫做兵頭花園,有鳥類、哺乳類和爬蟲動物,由於地方細,只有5.6公頃,飼養的品種比較少,十九世紀時十分熱鬧,因為當時沒有太多選擇,最為出名。香港公園同樣是康文署營運,面積較大,有8公頃,較為現代化,有一個觀鳥園,雀鳥甚多,園網甚大,但始終有籠中鳥的感覺。

借鑑星洲

海洋公園是一個佔地91.5公頃的主題公園,面積大,早期是建造一個香港水族館,後來增加景點和機動遊戲,成為相當成功的樂園,曾經吸引過億遊客到訪,在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夾擊下,艱苦經營,前景堪虞。

野生動物園比較簡單,香港有4萬多公頃郊野公園,基本上凍結發展,只適宜郊野旅遊,隨便劃出一百幾十公頃,養飼各式動物,好像新加坡野生動物園,自1994年開幕,每年接待130萬遊客,他們的特色在夜間遊玩,用燈光效果,增加遊覽情趣。新加坡野生動物園能夠成功,香港亦會不遑多讓。

李子衝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