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6日

社評 社評

東京奧運應該果斷決定延期

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原定今年七月二十四日在東京開幕,直至八月九日結束,奈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持續蔓延,日本確診個案累積逾千宗,全球感染人數增加至邁向十萬大關,東京奧運正面臨是否延期甚至取消的艱難抉擇。根據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的最新講法,在瑞士洛桑舉行的會議之上,未有以「取消」或「押後」的字眼來描述東京奧運,意味着將按原定計劃舉行,但隨着疫情愈來愈嚴重,如意算盤能否打得響實在成疑。

較早前,日本奧運大臣橋本聖子在參議院接受質詢時指出,根據日本與國際奧委會的協議,東京奧運須於今年內舉行,暗示東京可以將奧運推遲至歲末之前;若最終不能在今年內舉行,國際奧委會才有權取消。不過,橋本聖子強調,賽會仍將盡一切努力確保奧運如期上演。

翻查歷史,日本每次申辦和主辦奧運都遇到不少麻煩。東京第一次主辦奧運是一九六四年,但其實更早之時日本已奪得一九四○年的主辦權,然而當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受到西方杯葛,加上為了應付軍需而導致物資短缺,結果放棄該年的主辦權。

至於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是主辦了,但過程並不順利。為日本爭取到該年奧運主辦權的是時任首相岸信介,即是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外公,但他未等得及見證奧運開幕,已在一九六○遇刺受傷,並且隨即落台,肇因是三十萬左派民眾上街抗議岸信介與美國簽署修訂《美日安保條約》,爆發戰後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

安倍晉三如果可以辦得成今年的東京奧運,一來是自己政治生涯的亮點,二來算得上「孫承祖業」,完成外公岸信介的遺志,諷刺的是,做了七年首相的安倍也有機會遭遇滑鐵盧,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潮把他殺個措手不及,奧運命運固然懸而未決,民間還有聲音要求抗疫不力的他辭職。

今年東京奧運一旦取消,日本將損失約一千九百五十億港元的籌備費用,以及一百七十億港元的旅遊業預期收益,尚未計及賽事期間可得的種種收入將會泡湯,例如巨額廣告贊助。

依照目前的情況分析,取消未免太悲觀,如期舉行則是太樂觀,何不理性一點果斷地延期?若然橋本聖子的研判正確,東京奧運只要能夠趕得及在今年之內舉行,就沒有違反協議,那麼由年中延至年底是值得考慮的做法,大前提是疫情在半年內結束。

東奧如期舉行的機會實在微乎其微,試想想,中國的確診數字仍然高得驚人,日本也淪為重災區,尤其堪憂的是,美國和歐洲才剛開始陸續出現死亡案例,誰也說不準病毒日後怎樣擴散下去。雖然世界衞生組織還未正式定性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但德國衞生部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表示,流行病的定義就是能夠在各地傳播,因此新冠肺炎絕對符合成為流行病的條件,現在已然全球大流行。

接下來大家要問,距離七月只餘四個月,即使中國和日本奇蹟地馬上變得零感染,誰可保證其他各國疫情受控?奧運是整條地球村共同參與的盛事,雲集東京的除了大量運動員和工作人員之外,尚有數以百萬計的遊客,誰敢擔保他們濟濟一堂而不會交叉感染?萬一在東京染疫,然後又回到各國播毒,簡直是一場啼笑皆非的荒謬劇。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連續十四天零感染,才勉強稱得上疫情穩定,連續二十八天零感染,方可形容為疫情消退。那就是說,七月如期舉行東京奧運不切實際,太遲作出相關決定則對所有人都不利,尤其是沒有足夠時間準備的運動員,倒不如盡快宣布延期,即使「夏季奧運」變作「秋季奧運」亦是無妨。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