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最受市民大眾關注的重點非派錢莫屬。陳茂波表示,香港經濟面對極大的內外挑戰,短期難言樂觀,政府決定推出大規模的逆周期紓困措施,合共超過一千二百億元,包括向每位十八歲或以上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人士派發一萬元,連同已移居外地者,預計受惠人數七百萬,涉款七百一十億元。
除了直接發放現金,還有寬減稅款。陳茂波宣布,寬減二○一九二○二○課稅年度百分之百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二萬元,全港一百九十五萬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將減少一百八十八億元;寬免二○二○二○二一年度住宅物業全年差餉,上限為每戶每季一千五百元,估計惠及二百九十三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一百三十三億元。其他紓困措施尚有綜援「雙糧」和代繳公屋租金等等,詳情可參閱本報相關新聞版面。
陳茂波慷慨解庫房之囊,不惜呈獻一份歷來最高的赤字預算,下年度財赤金額一千三百九十一億元(若撇除發債收入和房屋儲備基金回撥,甚至高達一千八百零五億元),表面上打正旗號「撐企業、保就業」,實際原因人人心知肚明。去年六月至今這大半年以來,香港飽受百般折騰,既有震驚國際的反修例風波,復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威脅,社會元氣大傷的情況之下,陳茂波唯有徇眾要求一擲千億務求安撫人心,並且藉此提振政府破紀錄的低迷民望。
回顧九年前,前財爺曾俊華派錢每人六千元,當時是立法會議員的陳茂波極力反對。此一時,彼一時,來自會計界的陳茂波重彈曾俊華舊調,反映其理財哲學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所謂現實,說的是各黨各派不分左中右皆傾力為民請命,一致爭取政府派錢;向來不欣賞這套手法的特首林鄭月娥,也發表聲明支持預算案發放一萬元現金,認為措施直接給市民「加油」,有助社會上下團結抗疫。
派錢能夠安撫人心嗎?可以提振政府民望嗎?觀乎眼下的社會氣氛,機會未必太高。首先看看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的民調數據,市民給予特首零分的比率高達六成,支持度從月初的百分之十三,進一步跌至百分之九,民望淨值為負七十四個百分點。市民對政府的滿意度同樣只有百分之九,信任淨值為負六十二個百分點。林鄭與政府錄得如此低的民望,反映民憤已然累積至極高水平,派錢一萬元雖然可以消消氣,但恐怕不足以力挽狂瀾於既倒。
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於十八歲以下沒資格受惠的年輕人而言,派錢措施顯然不及澳門公平。他們大概會問,為什麼澳門派錢不設年齡限制,小童嬰兒皆得蒙其利,香港卻是規定明年三月三十一日或以前年滿十八歲才有資格領錢?
民憤其中一個元素是警民關係十分惡劣,由於《財政預算案》增撥警隊開支預算至約二百六十八億元,佔所有紀律部隊一半,所以網上熱烈討論是否應該在立法會投反對票。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指出,警隊信任度跌至新低,預算卻繼續增加,做法與民情對立。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認為,警隊成為預算案大贏家,如果政府堅持增加警隊預算,公民黨及民主派不會支持預算案。
若說增加警隊開支是與民情對立,那麼不支持預算案導致派錢一萬元泡湯,不也是與民情對立嗎?這就是如今香港的弔詭之處,反修例風波造成社會嚴重撕裂,很多人寧願「攬炒」也不希望對家得逞。從這個角度推測,陳茂波的全民派錢方案隨時演變成另一場政治爭端。
還有一點值得警惕,過往派四千元的關愛共享計劃實施得混亂蹩腳,若然這次派一萬元又要讓市民望穿秋水,由暑假等到寒假,人心安撫不來之餘,反而可能更添怨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董時進說廢話階級 查良鏞憂金鵝不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