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8日
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肆虐下,香港出現了一宗叫人啼笑皆非甚至令國際失笑的奇案,三名男子在昨日清晨六時許打劫旺角道一間超級市場,掠奪一批價值約千元的廁紙。警方接報到場調查,及後在附近一間賓館尋回被劫走的廁紙,拘捕兩名疑犯,仍有一人在逃。
廁紙本是廉宜物,正常而言不可能引起竊賊垂涎,奈何香港正值非常時期,用以阻隔病毒的口罩固然十分渴市,坊間也流傳廁紙缺貨的消息,人心虛怯導致連日皆見排隊搶購熱潮。除了口罩和廁紙之外,其他日常物資例如米和麵同樣有被大舉「掃貨」的趨勢,部分超市十架九空;未必一定是缺貨,有時只是店員來不及上架補充,但已反映銷售速度甚高。
口罩嚴重供不應求乃不爭的事實。廁紙呢?按照生產商和銷售者的講法,廁紙貨源充足,市民根本沒有必要囤積,至於柴米油鹽,亦是不愁斷糧斷炊。弔詭的卻是,民間依舊膽戰心驚,如無意外,那三名打劫廁紙的匪徒正正是受到此等「物以罕為貴」的情緒影響之下犯案。
但凡瘟疫蔓延時,政府一方面固然應該領導民眾共同抗疫,另一方面必須利用各種各樣的措施避免人心不穩,否則容易衍生社會毛病。相比於澳門和台灣,香港政府的表現差強人意。
澳門實施一系列防疫工作,包括推出三輪保障口罩供應計劃,迄今售出約一千四百六十萬個口罩,已經連續十三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澳門政府經過全面評估,決定昨日起恢復公共部門的基本對外服務,而當局下令封閉半個月的賭場,將於周四凌晨零時重新營業。賭場是澳門經濟主要命脈,決定解除關閉令,意味着這個特別行政區逐漸回復安定繁榮。
反觀香港,市民繼續活在忐忑不安的亂局。關於口罩缺貨,特首林鄭月娥承認政府採購不成功,唯有以身作則「慳啲使」,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周日發表網誌,分享他怎樣自農曆年初一往後二十二天沒用過一片口罩,竅妙是大部分時間「Office alone(獨自在辦公室工作)」,即使返政府總部工作也是自己駕車。不搭公共交通工具,不曾到過人多擠迫地方,毋須戴口罩的羅致光自命「慳了給有需要用口罩的人」。
特首和局長所謂節省口罩,對於普羅大眾而言究竟有什麼意義?他們慳下來的口罩可以成為老百姓的抗疫物資嗎?現實是,小市民每日不得不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不得不前往人多擠迫地方,尤其諷刺者,他們不得不戴上僅存的口罩,肯排長龍輪購亦不一定買得到。
台灣政府在口罩供應方面不遺餘力,自行生產的數量是每日幾百萬片,短期內可望增加至一千萬片,統一售價每片六元新台幣。此外,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配合總統蔡英文主導的抗疫政策,果斷叫停旗下宜蘭酒廠原本的紅露酒生產線,改為製造高濃度酒精,目的是供給民眾清潔消毒,預計兩星期生產三十六萬瓶。宜蘭酒廠擁有一百一十年歷史,破天荒製造酒精抗疫,不惜把賺錢的生意暫擱一旁。
澳門和台灣沒有人為了口罩發愁,廁紙缺貨的消息雖然也有流傳,但沒有人搶購,更加沒有人打劫,關鍵是這兩個政府推出了適切的因應措施,人心沒有動搖。台灣政府的抗疫表現得到信任,根據TVBS民調中心的最新調查結果,蔡英文的滿意度升至百分之五十四,衞福部長陳時中的滿意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二。
香港市面的日常物資縱使不虞匱乏,然而疫境欠缺良吏,政府可信度不高,人心難安的副作用是草木皆兵,於是出現打劫廁紙這樣匪夷所思的奇案。澳門和台灣基本上示範了如何安撫人心,香港政府只要拿出足夠的誠意和魄力,未嘗不可以亡羊補牢,我們期待識打仗的將軍。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武肺與自由香港並存 美國向世人宣示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