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4月4日

丁望 思維漫步

議論文革左禍 許章潤有何罪

歷史典籍《左傳》,把立德、立言、立功稱為三不朽(襄公24年)。在當代極度集權的社會,讀書人獨立思考立言、立德和為民請命而立功業,往往有很大的政治風險。有人卻把「三立」視為生命的終極價值,雖面對政治的狂風暴雨仍挺直脊樑,許章潤就是其中一位。

3月下旬,許氏被停止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職,禁教課和「科研」。3月31日,清華、北大、人大(北京)和南開(天津)、復旦(上海)等校的舊校友,發表公開信,要求立即恢復許章潤的教職,聯署者超過200人。

一批教授以微信表達對事件的關注:清華的郭于華、高鴻鈞、勞東燕,北大的張千帆、賀衞方,中央黨校的杜光,上海交大的高全喜,上海大學的朱學勤及榮劍等。

北大經濟學教授、崇尚學術自由的張維迎,以陝西民謠信天游的方式表達關懷:「清華池養魚水太淺,……這麼大的校園容不下一個你,……這麼長的繩子拴不住你的嘴!」「叫一聲,許先生你多保重!多保重!」

說文革回潮 涉社會焦慮

近幾年政局左轉,在「講政治」和「強(敢)亮劍」之下,「亞文革」持續擴大,監控思想、言論日益嚴厲。許章潤卻不避風險,發表一系列議論現實政治的文章,期望社會避免再陷入極左浩劫。

這兩年,他在天則網(北京)和FT中文網(金融時報,倫敦)的評論,對文革(1966-1976)的暴虐着墨較多,也觸及社會各界對文革局部回潮的焦慮。

2018年7月,他發表〈我們當下的恐懼與期待〉,述評文革局部回潮,造成社會的恐慌。他提到的文革回潮,首先是「再次突顯政治掛帥」(天天「講政治」,如毛時代天天講階級鬥爭)。

他寫道:「幾年來,意識形態火藥味愈來愈濃,……依仗公權力施行意識形態迫害的陣勢,……導致知識界的普遍恐慌。置此情形下,自我審查,層層加碼,導致出版業遭受重挫,輿論界箝口日甚」;「令人不得不想起曾經的野蠻文革歲月,實在匪夷所思。影響所及,大學教師連連因言獲罪,因為擔憂黨政宣傳口子找麻煩與課堂上學生特務告密」;「重慶模式那幫餘孽與高校……三種人連袂一體,今日搖身一變,滾雪球,構成『新極左』,喊打喊殺。」

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長文〈低頭致意,天地無邊〉(去年12月6日),他提到「文革式極權暴政」,慨嘆「近5年間政道逐漸逆轉,多所回歸毛氏極權」,「文革那一套做法借屍還魂」,以致「億萬國民膽戰心驚」,「大家深感難以昂首做人」。

寫文革場景 跪玻璃碎渣

許章潤認為,執政黨應「重申徹底否定文革,斷然切斷前後30年」,但十九大(2017年10月)卻「全面樹立個人權威和領袖崇拜」。他視「毛氏極權政治重臨華夏」為不幸,是逆民意。他直言批評:「幾年來,……居然訴諸文革式理念與治理方式,汲汲於所謂家業永固,可謂昧於時勢,愚不可及」。

他再三提醒人們「文革勢力沉渣泛起」。在〈私塾先生〉一文(去年11月26日),他慨嘆:「觀北京街頭又現文革大字報,竟然聲稱『文革是人類文明的燈塔』,不禁感慨人性幽暗。極左勢力邪惡。」

他之呼籲警惕文革回潮,是因為「橫掃牛鬼蛇神」的一套,令許多人受盡折磨乃至喪失生命。在〈私塾先生〉,他描寫父母的私塾先生之遭遇:「文革後不久,始押於『群專』土牢,後下放務農,戶口遷鄉,……當其時,厲行城鄉二元壁壘,鄉村如洗,真正一窮二白。一年四季勞作,沒日沒夜,交出公糧後,而居然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春荒結隊乞討,卻為公權圍追堵截。」

他寫下目睹揪鬥牛鬼蛇神的「場景」:「人形鬼怪,臉頰塗墨,頭頂尖頭高帽,五花大綁,彎腰低首,逶迤走過。……口中稻草臭不可聞,原是鄉民擦屁股後扔進茅坑,早已漚爛,此刻撈起塞進鬼怪們的口中。」

他再現牛鬼蛇神跪玻璃碎渣的苦難:「石灰裏摻雜着玻璃碎渣,膝蓋過處,血跡斑斑。石灰滲入創口,頓如火燒。」

許章潤說文革及其回潮、評個人崇拜之弊,是關於事實的中性述評,並無刻意的煽情,更無赤膊上陣的「痛罵」。即使比較老一代的官方紅頭文件,他的述評大體並不超越官方底線。

評文革浩劫 不應是禁忌

所謂紅頭文件,指葉劍英代表中共中央發表的「十一講話」(1979)、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的「若干準則」(1980)和六中全會的「決議」(1981)。它們都否定文革,稱是「一場駭人聽聞的浩劫」、「大規模地毀滅文化」,把人民「投入血腥的恐怖之中」。它們強調文革是給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對於「長時間的左傾嚴重錯誤」,毛「負有主要責任」;「權力過分集中於個人,黨內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現象滋長起來」,是文革發動的一個原因,必須消除造神的個人崇拜。

聲援許章潤的公開信有一問:他有何「嚴重的錯誤行為」?就文革及其回潮的話題而言,能說他有「嚴重的錯誤行為」嗎?更難說有何罪?他被停職的事件,暴露當今官方的決定缺乏正當性。議論文革浩劫、提醒人們警惕文革回潮和造神,怎麼竟成了禁忌?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