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日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在瑞士接受傳媒訪問,對2019年香港經濟表示悲觀。她說去年的增長是3.2%,而第四季已經放緩,今年能否達到3%,實屬一個很大的挑戰;她並對中美貿易糾紛的解決不樂觀,看來香港要面對艱難的一年。
其實,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底在網誌預測,今年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因為本港經濟增長由2018年初的4%,跌至年底的低於3%,明顯處於一個下調狀態,原因是加息周期逆轉,息率漸漸向上,加上中美貿易前景不明朗,他透露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會採取適切的「逆周期」措施。
「逆周期」的意思是拆牆鬆綁,增加經濟流動,盡量回復自由市場,發揮經濟的最大效益,由市民分享經濟活動的成果。陳茂波的說法是,預算案要「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紓民困」,同時確保金融系統穩健、密切監察股票市場、實施系列壓力測試、應付極端市況出現。
特首對陳茂波似有微言
具體而言,落實到房地產的「逆周期」措施,不外乎:一、放寬按揭;二、撤銷辣招;三、擱置空置稅。其實,每項政策都有其政策目標,例如金管局規定銀行按揭成數,以防樓價波動出現負資產,負資產增多會影響銀行體系。在樓價下降的時候,的確可以放寬,放寬才方便置業,因此較早前陳茂波說,樓市下行時,會考慮放寬按揭成數,為有供款能力而首期不足的上車客尋求方案。
放寬按揭成數,對首置客十分重要,特別在經濟不景的時候,政府應該加快推動「逆周期」措施,利民便民。不過,陳茂波提出後,林鄭月娥稱未有即時計劃放寬樓市措施,並指樓市措施非常敏感,不能輕言發放,似乎對陳茂波帶有微言,這一招,還在磨劍中。
至於辣招,兩位異口同聲不會放寬。大家都明白放寬辣招極度敏感,除非確實推行,否則不會胡亂放聲,引起投機行為。特首和陳司長都說不會,就信政府不會撤辣,那麼擱置空置稅便是最佳選擇。話說回來,推出空置稅的理據一直不充分,因為香港一直以來的空置率不高,2017、2018年大概3.7、3.8%,屬於20年來的最低。
一手樓情況差不多,發展商面對競爭,行業需要龐大資金,有時資金回籠比賣得好價更重要,因為有資金就有下一個投資機會,做生意希望貨如輪轉,總好過待價而沽,殺雞取卵。
況且空置稅有機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增加交易成本;我們一方面批評樓價高,超出市民承受能力,一方面加上苛捐雜稅,有違政策目標。
雖然空置稅有機會增加供應,但是增加供應的最佳辦法是簡化行政程序,縮短土地供應的時間。早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文件提及,由地變屋,平均11至14年。政府須大動手術,精簡造地流程。最近收到一宗程序上匪夷所思的聽聞,話說政府有一個刊憲程序,目的是進行大型工程,特別是道路工程徵詢市民。
做法是說明工程的細節,圖文並茂,詳細介紹相關資料,讓市民知道工程進行對他們的具體影響,然後設定時限,廣納意見,政府聽齊有關申訴,決定工程最終的規模,以及施工的安排。不過,有些部門於刊憲前,又要提交區議會諮詢,諮詢後才可以刊憲,諮詢架床疊屋,怎不浪費時間,費時失事。面對「逆周期」,應該擱置空置稅。
李子衝_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教育資源投放的萬象更新 |
上一篇: | 如何為特殊需要幼兒做到「零等候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