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6日

丁望 思維漫步

提劉少奇冤案 記取歷史教訓

中共中央日前舉行「高規格」的座談會,紀念劉少奇(1898-1969)冥壽120周年,列位政治局常委會的7個「雲端」要人均出席。官方稱中共中央原第一副主席、國家主席劉少奇,在中共七大(1945)「為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作出重大貢獻」;又稱文革時他遭林彪、四人幫「殘酷迫害,不幸蒙冤致死」。

把劉的冤死歸罪於林、四,而避開毛的罪責,是對歷史的扭曲。

七大立神位 劉彭獲重用

儘管劉冤案已是塵封的歷史事件,但有人藉紀念劉冥壽120周年,呼籲記取歷史教訓。網絡平台的留言謂,歷史教訓仍有「現實意義」。所謂現實意義,一是針對當今的個人極度集權和政治整肅;二是文革的局部回潮,包括極左派為文革翻案,官方在文化、宗教界的「亞文革」。

50年前(1968年)的10月31日,毛主導的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通過全會的公報,稱劉少奇為「黨內頭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給他加上「叛徒、內奸、工賊」的罪名。這是毛整死劉的政治舉措。

毛先後整肅的劉少奇、林彪,本是他的親信、指定的接班人、「雲端」先後的第二號人物,號稱「親密戰友」,本都是聞名的「左大將」。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令毛有政治神位,劉是捧神的「大功臣」;劉的親信彭真,則是在會上第一個高喊「毛主席萬歲」者。

自七大以來,他們備受毛重用。劉超越周恩來、朱德和前總書記張聞天,地位僅次於毛;在1956年的八屆一中全會,他是中共中央排名第一的副主席,地位高於周恩來、朱德、陳雲3個副主席。彭真則在八大後成為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號稱副總書記(總書記鄧小平),主管政法、思想宣傳系統和北京市。

八大以後,劉一直支持毛的極左政策,推動反右、大躍進、人民公社、大煉鋼鐵運動。直至1962年初的7000人大會,他與毛才有政策層面的小爭論,例如提出大躍進、大饑荒是「七分人禍三分天災」之說。

較大的爭論是,關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簡稱四清,即清政治、清經濟、清思想、清組織,1963-1965)。劉的「四清」取向和舉措(推廣王光美的「桃園經驗」)很「左」,毛卻嫌不夠「革命」,堅持要「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這種分歧,令毛有整劉的預謀。

劉被整的導火線是文革初期的爭論。從1965年冬到1966年7月,毛一直在上海、杭州、長沙等地,指揮妻子江青煽風點火,從清算吳晗(北京市副市長)拉開文革序幕,到集中火力圍攻彭真和北京市委、中央宣傳部,以動搖劉的政治基礎。

在北京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是劉和周恩來、鄧小平。他們主張由各地黨委領導文革有序推行,擬先向北京各大學派出工作組,避免脫序引起混亂。1966年5月,他們向在杭州的毛請示,他的批示是「同意」(《毛澤東年譜》第5卷,頁589)。但事後他不認賬,指摘派工作組是束縛群眾的「資產階級路線」,必須放手「搞群眾運動」。

他下令公開發表北大「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接管《人民日報》並於6月1日發表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熱心派出工作組的北京市委被改組,劉少奇等處境艱險。

在「六一社論」發表之前,毛以中共中央名義於5月16日發出一份「通知」(史稱〈五一六通知〉),稱文革是要整黨內走資派、清洗黨政軍中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又稱「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正睡在我們的身旁」,這是針對劉而言。彭真和中宣部部長陸定一等,則在〈五一六通知〉下達前就被整肅。

定罪極荒謬 家長制弊端

1966年10月,劉受「黨內批判」,不久就遭到紅衞兵批鬥,毛下令對他軟禁監控。1968年10月的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正式確定強加在他頭上的罪名。

這次會議及其決議的荒謬之一,是編造歷史、捏造劉的「叛徒、內奸、工賊」罪名。這種罪名,是根據「中央專案審查小組」的〈關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罪行的審查報告〉。所謂審查,是對一批高幹刑訊逼供,編造劉的罪證,受劉案牽連的有2.8萬人被判刑。

荒謬之二,是捏造黨內走資派和資產階級司令部。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不僅稱劉是頭號走資派,還是「現代修正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走狗」;又說鬥垮他,是「摧毀了以劉少奇為代表的妄圖篡黨、篡政、篡軍的資產階級司令部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

這都是對歷史的編造。在「一黨領導」體制之下,個人極度集權,毛控制決策、管治大權,形成家長制一言堂,靠批示和主持重要會議發號施令,隨心所欲編造罪名整人。連美術學院寫生課擬請裸體模特兒,也得由他批示許可才行,黨內哪有資產階級司令部?說劉是「國民黨走狗」也是胡扯。既是「走狗」,毛為何扶他坐第二把椅?這不是暴露邏輯的錯亂嗎?

對劉定罪的「決議」,亦非官方宣傳的「一致通過」。有中央委員身份的女性「老革命」、總工會副主席陳少敏(1902-1977),裝病拒絕舉手表態「贊成」。有些舉手者如胡耀邦,事後表示是屈從表態,無選擇餘地。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