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2日

社評 社評

二百億元的教訓港鐵仍未知錯?

港鐵工程事故正快速墮入愈揭謎團愈多,愈解釋愈不明不白的惡性循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試車出軌、隧道漏水的風波仍未完全平息,近日又爆出沙中線紅磡站地盤出現懷疑造假案,傳媒揭發月台工程有多個螺絲頭駁位無法與鋼筋接駁扭緊,承建商沒妥善處理,反而安排工人把鋼筋剪短再強行「插入」有問題的螺絲頭,偽裝成功接駁。這樣的瞞天過海,有可能令月台結構承托力大打折扣,影響工程質素,甚至造成安全隱患。

市民原先期望在周五的立法會會議上,港鐵及政府可以作出清晰及合理的交代,以釋紅磡站月台涉「豆腐渣」工程的疑慮。很不幸,政府官員及港鐵代表的解說不但零碎不全,而且繼續前後矛盾,引發更多的疑竇與擔憂。

就以何時發現造假這個重要事實為例,港鐵方面先前矢言是在去年十二月主動發現及糾正,到周五則說是八、九月間已揭發,並指於十二月知悉的講法是新聞稿表達得不清楚。此外,到底有多少個問題螺絲頭,同樣答案前後不一,下午說是五個,晚上又澄清不只五個,卻沒交代具體數目。

試問連何時發現問題、造假有多嚴重,都有不同版本,怎可能令市民及議員對他們的解釋和處理有信心呢?

另一方面,負責月台工程的分判商中科興業周五發出新聞稿,表明前線人員早在二○一五年七月已發現問題,並先後向總承建商禮頓的監督人員和高層報告,要求善後。中科又透露曾被「警告」不能披露工程合約內容;到去年八月,該公司完成工程及撤出地盤。中科一名董事不諱言,他們認為有關工程的疑慮仍未釋除,恐影響長遠結構安全。此說法跟港鐵代表聲稱結構安全明顯有出入,令公眾感到無所適從。

政府官員在立法會的解畫同樣令人失望。負責監督工程質量及進度的路政署官員表示,有「監核」定期到地盤巡查工程進度,但承認是在傳媒披露事件後才得悉曾出現造假情況。若果連「監核」也沒法及時發現這種嚴重缺失,則政府所謂監督工程究竟有多可靠,怎不教人憂懼。

其實,二○一四年發生的高鐵工程嚴重延誤及超支事故,理應讓港鐵高層及政府官員汲取教訓,知所警覺。當時傳媒揭發高鐵工程進度大落後,不能如期在二○一五年完工,須待二○一七年才能通車(後來再改為二○一八年),工程預算更要額外大增約二百億元。港鐵及政府被迫認錯,立法會就此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追究責任;政府也委任由法官和海外專家組成的調查小組跟進。

兩個調查的結果雖非完全一致,但矛頭都指向通報及監察上的漏洞。由政府委任、夏正民法官當主席的小組直言港鐵內部文化不鼓勵將壞消息上報,而且工程管理團隊跟管理層及政府的溝通欠佳,導致資料及訊息混亂。小組又批評負責監督工程的路政署輕信港鐵的保證,監管不力,更沒有及時向運房局通報問題。

事隔不過四年,曾引發港鐵管理層地震的慘痛經驗彷彿已被忘卻,鐵路工程的監察、通報機制仍然出現這樣那樣的流弊,不清不楚的解釋再次浮現;最重要的是,港鐵高層似乎還未領略「開誠布公」四個字的真義,不懂得足夠的監察及通報才能減少工程出現紕漏。若果二百億元的教訓都不能令港鐵痛定思痛、有所改進,納稅人的錢可真冤花。

運房局局長陳帆說,已責令港鐵在一星期內就紅磡站月台工程問題提交報告,希望有一個全面及清楚的交代,讓各方面得到公平的對待。他強調,若報告發現造假涉及違法行為,政府必然依法追究。

目前事件充斥不同消息及說法,容易造成混淆,的確應該及早來個通盤、詳細的報告,才能減少誤解爭議。港鐵倘若能把握機會以最公開透明的方式,把事實之全部包括可能的失誤清楚披露,並提供可行的補救方案,那還有可能減少質疑,挽回公眾對工程及機構的信心。如果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吞吞吐吐,或依然自相矛盾,不僅紅磡站月台工程脫不了「豆腐渣」的污名,港鐵的聲譽也將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