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
在美國,一直主張對伊朗、北韓動武的約翰.博爾頓,本月9日就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連同先前接替蒂勒森出任國務卿的龐佩奧,歐洲傳媒評論總統特朗普以「超級鷹派」取代「鷹派」,組成「戰爭內閣」,預示美國愈來愈可能對伊朗開戰。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會長里查德.哈斯說,美國正走向其現代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特朗普、龐佩奧和博爾頓3人,都強烈抨擊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2015年參與達成的伊朗限核協議,並且都主張退出。特朗普今年1月勉強簽署命令延續執行協議時,已聲言如無實質改變,到今年5月就要終止。
伊朗核協議問題惹關切
龐佩奧當國會議員時,說過制止伊朗發展核武器的最佳辦法是派戰機轟炸2000次。至於博爾頓,不久前還在報章刊文說,趁伊朗伊斯蘭革命40周年,是時候推翻現政權。特朗普上台以來,高層人事調整恍如走馬燈,最近這一輪特別引起歐洲輿論關切,正是因為伊朗核協議問題。
限核協議正式名為「共同綜合行動計劃」,是6個國家努力下共同與伊朗達成的,美國之外還有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協議簽訂以來,國際原子能委員會派員到伊朗監督查核,證實伊朗沒有違反承諾。
英、法、德都十分強調維持這協議的戰略重要性,認為它雖然未臻完美,卻無其他方案可以取代,絕不能廢除,否則對中東以至整個世局都有嚴重影響。然而,特朗普則嘲諷歐洲國家只是想跟伊朗做生意而已。
特朗普對協議訂下的5月12日限期漸近,國際石油價格開始波動。英、法、德已表明要維持這協議,如果美國到時退出,她們3國將不得不與美國分道揚鑣,而續與俄羅斯、中國保持一致。
英竟可策動反俄大合唱
目前,英國與歐盟正陷入「脫歐」談判的困擾;而特朗普原定今年初訪英,卻因為英國民眾強烈抗議而取消。如果再加上伊朗核問題的分歧,大西洋聯盟將遭受空前考驗。
就在這時候,英國一個小鎮發生了「俄羅斯間諜中毒案」。前雙面間諜斯克里帕爾和女兒昏迷街頭,英國政府指俄羅斯官方以一種神經毒劑施襲,發起驅逐俄國外交官的行動。
雖然俄方否認下毒,要求英方拿出證據,英方不予理會,更聯繫美國和歐洲國家一起驅逐俄外交官。結果共有20多個國家參與,合共驅逐俄外交官130多人。
驅趕人數的多寡似乎顯示態度︰趕得最多的是美國,共逐俄外交官60人;其次是英國,趕走23人;挪威、芬蘭等各象徵式趕走1人;澳洲也參加、驅逐兩名俄外交官。
不過,紐西蘭則沒有跟隨,說在俄外交人員中沒發現情報人員。英國有評論說,首相文翠珊大概從來沒想到自己有如此號召力,竟策動了空前的反俄大合唱。
歐美多國以聯合反俄呈現一致立場,但「通俄門」風波仍困擾美國白宮,而諸如「脫歐」、伊朗核協議等難題尚待解決。伊拉克、敍利亞等亂局引起的難民潮,也續使歐洲不得安寧。
中國認為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多極化趨勢持續,而相信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
上月修憲,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進中國憲法。本周在海南舉行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國趁機會展現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新景象,重申對話而不對抗,希望與各國加強合作共贏。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從教育角度看青山龍窯 |
上一篇: | 走出以房地產為主導的城市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