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4月5日

丁望 思維漫步

謝寧慨嘆北大 校園麻將熱浪

今年是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成立120周年,校門外的兩尊大石獅,成為一些網絡平台的熱話題。

謝寧的長文〈我在北京大學30年〉,有他人寫的一段導言,說北大「只有西門外兩個石獅子是乾淨的」。此話或是套用清.曹雪芹(約1715-1763)的小說《紅樓夢》第66回故事:柳湘蓮與賈寶玉聊起寧國府的「尤物」尤三姐,脫口而出:「你們東府裏,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乾淨淨罷了。」

石獅子的話題,還得回到第七回的故事:老僕人焦大乘酒興罵人,被綑綁拖往馬圈裏,他反而罵得更起勁:「每日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按:指賈珍與媳婦偷情)」,這就是「只有兩個石獅子乾淨」的註腳。

本文以謝寧文和李沉簡近期的帖文〈挺直脊樑拒做犬儒〉為研究載體,述評其文獻價值,北大「八九轉向」後的官僚化、實用化(商業化),蔡元培精神的遠去,溫家寶鼓吹科學、民主和獨立思考受到冷遇。

八九大轉向 當馴服工具

謝寧是北大校友,1985年以來在北大黨委任職超過30年,曾任黨委書記王學珍的秘書,後任黨委統戰部辦公室主任,相當於處長或副處長級的黨官。

她一直嚮往老北大,讚賞傳統的蔡元培精神(思想自由、兼容並包),認同改革家溫家寶提到的「人類共同價值觀」(普世價值)。

她保持對北大的期望:「北大如果還想重新樹立起在中國社會的形象,獲得鳳凰涅槃般的重生,唯一的出路……繼承和發揚北大的優良傳統,繼續高舉起科學與民主的大旗,按照人類共有的價值觀念,……最終實現民主與法治、公平與正義、自由與平等。」

謝寧文在兩三年前上網後熱傳了一陣。最近,因北大元培學院李沉簡教授呼籲「挺直脊樑」,引起讀書人的關注,一些網絡又上帖或摘刊。

就中共黨史、教育史和知識分子社會角色而言,謝寧文有參考價值。

謝寧熟悉北大黨委的運作,了解自蔡元培以來的北大傳統精神,亦目睹「北大的怪現狀、陰暗面」,在長文中道出真相。這些真相涉及上層的政策變化、黨內鬥爭和權術。其中關於1980年代黨委代書記項子明、校長吳樹青的描寫,頗多政治內幕,諸如項子明因得罪了彭真(曾任政治局委員、人大委員長),無法從代書記轉為正式書記。

她寫得最多的是北大的「八九轉向」:八九學潮後,校方強化思想控制,逐漸走向行政化、官僚化、實用化(商業化)、工具化(培養學生聽從指揮、當馴服工具)。她寫道:「政治風波之後的北大校園……聽到最多的聲音已不再是讀書聲和討論聲,而是從一大片宿舍樓裏傳出的此起彼伏的麻將牌的聲音。」

除了麻將聲之外,還有流氓味的粗話。謝寧文曾引述他人的文章,觸及中文系的「粗話王」。他人的文章,提到北大講粗話的「名教授」:「低級的粗暴方式,如潑婦罵街一般惡毒下流。」

謝寧提到長期的「教育引導」,使多數學生不再思考社會發展方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可以配合學校官僚們的表演,可以充當表達官方意願的工具,卻不知道北大的傳統,甚至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學問」。

溫家寶演講 學生聽不進

她提到「2011年五四青年節溫家寶總理來北大」:「和北大學生見面時,一再表示紀念五四首先應該繼承五四科學、民主的精神,北大學生應該懂科學民主4個字,他要求同學們講真話,不要怕講錯話。在場的北大學生卻無一人理解溫家寶的苦心,只是問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有人曾做過統計,溫家寶2010年講過6次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他也許會在北大就政治體制改革做進一步的闡述,但是北大學生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溫家寶失望之餘,只好說一問周圍的同學都是學生幹部,不用說都是學校安排的。」

她也提及黨官的權力不受制約、政績工程和奉承。

她述評1980年代及1989年後北大的差異,但未分析「八九轉向」的社會背景。

八九學潮後,主張以和平方式平息學生請願事件的趙紫陽、胡啟立下台,支持和平方式的芮杏文、閻明復(中央書記處書記)、朱厚澤(總工會第一書記)和溫家寶(中辦主任)等,遭撤職或略受冷遇。

江總書記上台後政局左轉,全面展開反自由化;他的「七一講話」,宣揚「兩種改革觀」,強調敵對勢力論、強化專政職能,又誇大西方的「西化、亡我圖謀」及「和平演變」;後來再提出「講政治」,在農村發起「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各地大學一方面加強政治思想控制,一方面參與「下海潮」(開一扇門經商),以轉移師生對政治的關注。這就是後來商業化、工具化的政治因素。

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提出「反左」為主,才局部扭轉「江左局」。

最近幾年的亞文革亦以「講政治」為主調,有七不准講的校園禁令,批判自由化、憲政民主論、普世價值,校園的政治思想控制更嚴。

政局的左轉和個人集權化,衍生更多的獻媚者,亦使秉持良知者有更強的憂患意識,挺身而出呼籲「挺直脊樑」,毋忘北大傳統精神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理想。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