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3月舉行的人大年會,將修改《八二憲法》,讓習思想入憲。這是強化總書記權威地位的重要一步。
接下去的政治鬥爭、政治工程,將是2022年中共中央換屆前改變「七上八下」規則,實現下一個10年的連任,連續任期或至2032共20年;更進一步的安排,或跟毛澤東(1893-1976)一樣建立職務終身制,這是極度集權政制可能的演變。
集權程度高 立標籤最快
中共十九屆二中全會18日公報,提到修憲事,聲稱是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它列出「憲法修改總體的要求」: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繼《五四憲法》、《七五憲法》之後,《八二憲法》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體制。
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和國策,源自馬克思(1818-1883)的暴力革命論、列寧(1870-1924)的《國家與革命》(1917);列寧說:「國家是特殊的強力組織,是用來鎮壓某一階級的暴力組織。」
後來,毛澤東把專政論演繹為「天天講階級鬥爭」。
《八二憲法》修改過4次(1988、 1993、1999、2004)。1999年的修改,在序言關於「理論指引」的表述,除了原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之外,接下去是增加鄧小平理論。
2004年的修改,則在2M(馬、毛)和鄧小平理論之後,加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胡溫新政時期(2003.3-2013.3),胡錦濤繼鄧小平、江澤民之後提出科學發展觀(主要擬稿人為溫家寶),但未入憲。
十九屆二中全會決定入憲的指導思想,是2M+鄧三科(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習思想。
二中全會後,港、台和外國的不少媒體,稱習思想已處於與毛思想、小平理論同等的地位。這種流行的「說法」,與事實有距離。
回顧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簡稱共運史)、中共黨史,在共產主義的理論體系中,主義居第一,次為思想,接下去是理論。
至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總是排在首位(有人曾建議毛思想「上升」為主義,毛並不同意,認馬、列為老祖宗)。
現在,習思想與毛思想同為第二等,實際超越第三等理論的「鄧三科」。如以集權程度而言,習則超越毛,是共運史和中共黨史中集權程度極高、掌實權極大、立思想標籤最快的一個。
親信群表態 護核心地位
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和十九屆二中全會之後,政治宣傳的主旋律,是突出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及其絕對權威,各級官員對他的表忠、對習思想入憲的讚頌和擁護。
在宣揚權威中,強調習思想繼承了毛思想,「鄧三科」則只是政治陪襯品。
配合宣傳習思想入憲,新進政治局委員蔡奇主持的北京市委,成立北京市習思想研究中心,於19日「正式揭牌」,是首批10個中心之一。
22日,軍方《解放軍報》稱,武警部隊支持習思想入憲,重申習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人民日報》於22日刊出中共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的專訪。這位新進政治局委員的紅人說,習思想不只是指導思想,也是「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旗幟」;他提及習思想的「真理感召」,讚揚「全黨的核心、人民的領袖」;他表示要「深學篤用」習思想,「在維護核心、捍衞權威上更加忠誠,更加堅定不移」;他又強調:「政治生態檢驗的是……對核心、對領袖的忠誠度。」
人大副委員長、新進政治局委員王晨發表長文,稱5年來取得「輝煌成就」,是因為「總書記作為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當之無愧的黨的領袖和核心舉旗定向,掌航領航」,必須「堅決維護」總書記的核心地位。
中共中央〈關於認真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決定〉,稱頌「總書記是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當之無愧的領袖」,要維護權威和「集中統一」。
中共中央軍委關於宣傳十九大的文件,號召全軍「必須堅決維護習主席這個核心」,「堅定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的政治自覺」。
5年後工程 續連任安排
改造組織、極度集權和確立思想指導地位並入憲,是建立核心人物絕對權威的政治工程。
在此基礎上,接下去的連任安排,諒不會有很大阻力。
《八二憲法》對「國家領導人」任期有「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即10年的規定。受此限制的,有國家主席(第79條);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第87條);人大委員長、副委員長(第66條);最高法院院長(第124條);最高檢察長(第130條)。
對於國家中央軍委主席、副主席(按:在「一黨領導」體制下,由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副主席兼任),則沒有兩屆任期的限制。
到中共二十大召開(2022)後,2023年3月新一屆人大召開時,現任國家主席(當年70歲)任期滿兩屆,依照法例規定須退下,但是處於核心人物地位者可先變通「七上八下」,再修憲以便繼續連任。把國家主席的任期像軍委主席任期一樣模糊化(不寫明以兩屆為限),是修憲的「小手術」。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澳洲:中國「銳實力」的實驗品? |
上一篇: | 學校修葺受機制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