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
中共舉行了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主題提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會通過的報告裏說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近代歷史上,中國人民曾經長時間陷於深重苦難;造福人民和振興民族,是政黨爭取最廣泛支持的理據。
鴉片戰爭後香港受侵佔的歷史,就是民族屈辱的例證。在國家內憂外患的歲月,山河破碎,積貧積弱,民不聊生。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苦苦求索,進行過各種嘗試,部分人走上了共產主義的革命道路。中共於1921年建黨,28年後贏得全國政權,繼而急求改變國家貧窮面貌。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經過調整先前盲目的「大躍進」後,周恩來於1964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四個現代化」,說明分兩步走:第一步,經過三個五年計劃時期(即15年),建立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中國經濟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其後發生了「文革」,到1975年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恢復舉行,周恩來抱病作《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先前的「四個現代化」設想。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1987年提出「三步走」目標︰前兩步是到20世紀末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國家的水平,他用「小康」來形容;然後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實際發展,未到上世紀末社會總體上已達到鄧小平所說的小康水平。1997年召開的中共十五大提出︰到中共成立100年時(2021年),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完善(後來這明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1世紀中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2049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兩個100年」目標。
上周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大指出:未來五年是「兩個100年」的歷史交滙期,承前啟後,今後分兩個階段安排︰從2020年到2035年,以15年時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然後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再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十九大於此明確提出了強國目標。到2050年,中國各方面文明將全面提升。鄧小平生前說的發展目標是,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固然他說的是「中等」水平,講的是人均產值;而中國是人口大國,這些年來的實際發展可見,雖然中國人均水平仍低,總體上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是中國的人均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綜合國力即在世界上領先,只要加上各方面政策得宜,肯定就是強國了。
我們還記得,鄧小平確定香港保持原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是與宏大發展目標並提的。他對日本和英國客人都說過,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是符合中國的切身利益的;所以講「五十年」,不是隨隨便便、感情衝動而講的,是考慮到中國的現實和發展的需要。他還說,到了五十年以後,大陸發展起來了,那時還會小裏小氣地處理這些問題嗎?
周恩來年輕時說過,「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他提出的目標經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大家共同願望終可成真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從加泰獨立和意國公投 談財政獨立與財富再分配 |
上一篇: | 上推與下鈎的政策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