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8月10日

丁望 思維漫步

學生疏離阿爺 勿怨中史教師

關於中學通識教育和中史科,近日又有爭論。有「人大代表」說,通識教育科中國單元的部分教師「反共」,使香港學生產生「反執政黨思維」。

8月7日,行政長官訪問國務院教育部,部長稱要強化香港學生的憲法教育、 《基本法》教育(大意)。中共教育部黨組最近下達的39號文件,強調學習總書記「七二六講話」是「教育系統的重大政治任務」,「鞏固壯大教育系統主流思想輿論陣地」【註1】。

史實和史識 忌一味歌德

國民教育、通識教育的話題,關連官方的「愛國主義教育」。十八大之後,北京官方對「愛國」的表述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這是黨在國上、服從主義的模式。

香港學生多了解當代中國史(1949-)、現代史(1911-1949)和《八二憲法》、香港《基本法》是一件好事,但是相關的研究、教學、教材,必須尊重事實,以史實和史識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了解真正的歷史大輪廓,並建立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通識教育和中史科的爭論,涉及史實和史識;這是本文討論的起點。

所謂尊重歷史事實,是指了解、尊重歷史過程中的「存在」,不因政治需要而抹去歷史屏幕中的「存在」,或歪曲、偽造「存在」;歷史的研究、教學和教材的編寫, 必須建立社會的公信力。一面倒的「歌德」(歌功頌德)和「但丁」(緊跟執政黨、當權者),是對他人的強制性政治灌輸,必受到有思考力者的排拒、批判。

儒家經典《荀子.強國》謂:「古者禹、湯本義務信而天下治;桀、紂棄義倍(背)信而天下亂」(按:指夏禹、商湯和夏桀、商紂)。把這段話移置於歷史研究和教材編寫的考察,要義是「守信」,沒有公信力是無法凝聚社會共識。

《荀子.解蔽》論析蔽塞,提到蔽者的「形象」:「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當代政治宣傳式歷史教科書的一大通病,是只有「歌德」和「但丁」,避開許多歷史事件、社會悲劇,反而使學生有更強的「國家疏離感」,衍生「不受蒙騙」的覺悟。

前面提到的史識,其內涵之一是對歷史進程、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的宏觀分析和審慎反思,提出獨立的見解;只有「歌德」和權威崇拜,是沒有史識可言。

美國哈佛大學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的《公共哲學》(Public Philosophy),提到大獨裁者、德國的希特拉和蘇聯的斯大林,強制人民「死心塌地効忠」的偶像崇拜。

就香港的通識教育和中史科而言,如果以「歌德」的主旋律去激發偶像崇拜,因政治人物的「高大形象」而迴避「敏感的」歷史事件或扭曲歷史真相,許多學生是無法接受的,其中有思考力的學生更會產生逆反心理。

反思歷史中 察社會現實

反思的過程,包含對歷史事件成、敗的思考,並疏理歷史教訓。曾任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的卡爾.雅斯貝斯(Karl Jaspers, 1883-1969),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一書,論及「對歷史的沉思」,這種沉思(反思)有助人們理解所處的環境。這就是歷史與現實社會的連結鏈,包含了解歷史經驗、教訓的思考鏈。

反思歷史而又在醒悟中有「國家罪孽感」,是德國面對國家歷史、走向文明的地標。德國的歷史教育諸如中學的國家歷史課程,就非常注重希特拉極權統治的12年(1933-1945)、二戰的苦難。

德國之聲網發表署名文章,述評德國中學的歷史課不迴避希特拉的罪惡:以8星期講歐洲千年歷史,用半年的時間授希特拉12年史,從8年級的納粹德國罪行大輪廓,到12年級的「國家社會主義獨裁統治」;學生又透過參觀科隆的納粹檔案館等「直觀教育」,更全面地了解國家歷史。

作者說:「曾祖輩的罪孽仍然震撼着今天的年輕人,對納粹的意識形態和統治體系看得愈透徹,……民主理念就會愈堅定。」

香港的中史科如果迴避「敏感的」歷史教訓和現實話題,既不提土改(1950-1953)的暴力化、大躍進(1958-1960)的反智反科學、大飢餓(1959-1962)的悲劇【註2】,又避開毛文革(1966-1976)的左禍,就不可能有歷史的反思。

有人抱怨部分教師「反共」,影響學生的身份認同。這是隨意性的政治假想, 缺乏有學術基礎的論證,類似文革時給人戴鐵帽子嚇人,對教師並不公道。教師在授課中觸及六四事件一類的話題,並不等於刻意「反共」。

隨意性假想 戴鐵帽嚇人

黃偉國對香港中史科教材有深入的調查研究,他述評教科書對六四事件無忌諱;「但教科書卻刻意避開描繪事件的經過、責任和涉及的相關人物,使人感到教科書背後的出版商……避免任何涉及事件的陰暗面。」【註3】

香港是資訊發達的國際都市、法治社會,並無「七不講」或「妄議中央」之禁和嚴控網絡之舉。市民長期享有言論、新聞、思想、討論的自由,大中學生接觸資訊、自由討論和到周邊地區實地觀察的機會多,其中思考力較強者,有比較分析社會制度差異和社會現象的能力,因而能辨是非,不盲從政治口號、排拒「陸化」,這是必須正視的社會現實。

註1:http://www.moe.gov.cn/srcs ite/A12/s7060/201707/t20170729_31 0337.html

註2:http://www.celebritiespress.com.hk/00130901.htm

註3:《那夜無星—八九民運二十年顧後瞻前》(鄭宇碩、羅金義編),城大出版社,頁254。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