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24日

江麗芬 政局筆記

橫洲捲起的管治風波

到底是「摸底」、「軟性游說」,還是「非正式諮詢」?

過去一個多星期,政府官員提到橫洲發展事件時,先後用了3個名詞,形容政府官員跟鄉事派人士私下商談橫洲發展計劃,政府雖然一直變換名稱,由「摸底」變為「軟性游說」,到這個星期改口為「非正式諮詢」,但改變名稱也無法改變事實——政府兩度聽取鄉事派意見後,便認定分階段發展橫洲公屋興建計劃較為可行, 結果自然令人質疑政府向鄉事買賬,加深外界「官商鄉黑」合作的疑慮。

不論「摸底」還是「非正式諮詢」,並非只限於橫洲發展之上,政府過去一直採用,本意原非壞事。問題是,政府決定「摸底」、測試相關持份者反應時,如何選擇「摸底」對象,是否願意聽取不同意見,還是只顧偏聽。

名稱隨時變換

今次橫洲事件,政府先在2012年7月開始為橫洲興建公共房屋聘請顧問研究,並提交初步資料,建議在橫洲房屋發展用地分為一、二及三期;當時政府意見認為,三期的公屋落成時間縱有不同,但也希望一同發展,以盡快提供17000個單位。

不過,當政府在2013年7月、9月先後兩次向鄉事「摸底」遇上反對後,便決定先發展第一期,即4000多個單位;隨後第三次向鄉事派再「摸底」、與該區泛民區議員會面,其時提出的公屋建屋量,已變為只得4000個。

根據政府周三(21日)記者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政府2013年中決定在橫洲興建17000個公屋單位時,事先是經過接近一年時間研究。可以相信,顧問向政府提交報告時,已知悉在橫洲有34公頃棕地,若要發展,須得先處理在該地上的作業。然而,為何這個已研究近年的計劃,最終在向鄉事派「摸底」兩次後,便要改變原有想法,同意應該先把建屋量大幅減去七成半?

政府雖然多番強調,要先易後難,卻解答不了為何兩次「摸底」,便足可令政府大幅修正原先的想法。

外界質疑橫洲發展一事涉及「官商鄉黑」勾結,從表面資料來看,雖然未見充分證據,但是政府聽取鄉事意見後便改變原先的規劃安排,實在令人覺得當權者對鄉事派的意見,實在重視得有點不合情理;尤其是政府說過搵地建屋難,「粒粒皆辛苦」,卻如此輕易放棄(或暫緩)興建13000個公屋單位,更令人感到奇怪。政府曾經承諾,願意把當天的顧問報告內容公開,希望藉此回應外界的疑問。

今次事件已反映政府的「摸底」原來足可影響規劃決定,而「摸底」的對象只是過於偏狹,集中於鄉事派別;到事件曝光後,加上社會對政府愈來愈不信任,事件引來爭議,便不足為奇了。因此,政府日後在思考如何為「摸底」易名時,也該想想如何改變或至少改善這一種「非正式諮詢」手法,讓政府可更全面聽取不同意見。

除「摸底」外,橫洲風波同時也突顯現時梁振英政府的管治問題。政府承認,曾於2013年成立一個跨部門小組,討論利用皇后山和橫洲土地發展公屋事宜,由特首親自主持,並在當年6月27日舉行一次會議。有政府中人質疑,政府工作小組既要落手落腳做工作,何曾只召開一次會議便算?又有多少是由特首出任主席?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2013年5月立法會回答議員質詢時指出,由他出任主席,包括各相關政策局及部門代表的跨部門規劃及土地發展委員會,定期討論、協調規劃及土地發展方面的工作,當中包括新界土地的發展。

討論架床疊屋

如果這委員會未能解決的問題,便會交由財爺主持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統籌處理。政府內部已有一套機制處理土地發展事宜,先在局長層面處理,遇上問題由督導委員會督促進度,而特首身為政府最高負責人,本身便可隨時跟進局長和司長的工作,為何須要額外多設一個跨部門的工作小組,而且又只開一次會議,便令人摸不着頭腦了。

有政府中人認為,那是要顯示特首重視房屋問題;當然也有輿論質疑那是要藉機控制橫洲發展。不論背後動機如何,這安排多少也令人看到政府內部討論的架床疊屋,又或者為了特首要求而令政府內部的工作重重複複。

當然,橫洲發展事件更令人看到政高層之間的矛盾。看周一(19日)梁振英回答傳媒提問有關分階段發展橫洲決定時,他藉機提到有關跟進工作是由曾俊華主持的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負責。此語一出,即時令人想到他要把責任推卸予他的潛在競選對手。雖然他最後強調一切由他決定,以示有承擔,但也彌補不了外界對他的負面印象,亦再一次令人看到政府高層間的不協調。

雖然政府在周三記者會上刻意營造合作良好的氣氛,又向外交代橫洲發展計劃的一些資料,暫時可為橫洲事件「止血」,但是橫洲風波暴露的管治問題尚未解決,如不認真處理,風波隨時又會捲起幾重浪。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