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8月13日

社評 社評

內地數據拖後腿 港經濟乍暖還寒

內地及香港同於周五公布重要經濟數據,可謂有好有壞。內地七月份新增貸款、社會融資、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及民間消費等,皆遠差過預期,下半年經濟看似開局不利。這邊廂香港,經濟則有跡象重拾溫和動力,第二季按年增長百分之一點七,按季更止跌回升百分之一點六,表現好過預期,帶來一絲暖意。不過,中港唇齒相依,內地經濟面對困難重重,是否預示下半年香港經濟亦面臨內外交困,增長動力不易維持?綜觀本港不同經濟環節的表現,確有乍暖還寒之勢。

香港與內地經濟密不可分,有研究指相關系數超過零點六,儼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人民銀行周五公布七月份新增貸款及社會融資規模僅及預期的一半左右;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滑向十多年低位,民間投資收縮加劇,房地產投資降溫,零售消費也不理想。所有數據皆反映同一事實,就是中國經濟仍有巨大下行壓力。當然,內地銀行不放水,民間不肯投資,亦可視為中央嚴格貫徹去產能、去槓桿、不搞強刺激等政策的結果,寧可經濟L形運行也要落實改革,下半年香港經濟只好亦步亦趨。

本港經濟增長的四大支柱,包括私人消費開支、資本投資、政府開支及淨出口,在第二季的表現參差,要擺脫困境仍非易事。政府解釋,上季香港經濟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貨物出口連跌四季後止跌回升百分之二,其中對歐洲出口呈現反彈,亞洲區內貿易亦回穩。不過,這一切極有可能會隨着英國脫歐成定局及金融市場波動,而再度轉壞。還有,中國經濟減速,進出口表現自然欠理想,而內地佔香港對外貿易的比重超過五成。換言之,香港依賴貿易作為增長動力,有點望天打卦。

貨物進出口只是貿易其中一環,作為香港出口重要另一環的服務輸出,表現便較遜色,雖然在第二季稍為改善,惟按年仍顯著下跌百分之四點六,當中以旅遊服務輸出最不濟,跌幅近一成,短期勢難逆轉。過去一年,內地訪港旅客持續下跌,而最新數字顯示旅客止跌回升,但欣喜之餘,不可忽略他們的消費模式已有實質改變,人均消費力下降,除非人數回升的幅度夠大,足以填補原來的消費缺口,否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難以回復舊觀。

其實,外圍環境轉差已有一段時間,數年來香港經濟能錄得較佳增長,主要靠私人消費支撐,可惜最新數字顯示後繼無力,第二季增幅僅百分之零點六,難怪零售市道連跌十多個月後仍無起色。在本地消費開支中,耐用消費品的跌幅連續兩季超過百分之十八,可見市民消費信心疲弱,相信要等整體前景顯著改善,才會樂意花錢。近期樓價回穩及股市牛氣再現,財富效應或能帶來一些幫助,但受惠的主要是「有產階級」。而且,隨着住宅潛在供應創新高,政府官員又不斷強調樓價依然太貴,只怕資產升值短暫,反而令人加強積穀防饑意識,抑制消費意欲。

如果經濟能成功踏上新台階,例如提升生產力及發展更多高增值產業,實現轉型升級,也可提供新的增長動力,這一直被視為香港經濟的一條新出路。惟箇中需要增加投資,既有效即時帶動增長,長遠則形成一股新動力;可是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的數據着實令人失望,私營部門在機器、設備及知識產權產品方面的投資已連跌五季,今年第二季按年跌幅超過百分之十三。當轉型升級無望,經濟便要繼續受內外環境制約,隨波逐流。

換個角度來看,經濟增長是打工仔的收入及企業投資收益的另一種體現,當經濟停滯不前或只有低增長,意味民生及營商環境原地踏步甚至惡化,政府的一些紓困措施及公共開支應可製造多一個半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可惜並非長久之策。當前香港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不同經濟環節皆欠缺可持續的增長動力,面前本已荊棘滿途,社會氣氛又愈來愈對立,過去一季經濟縱有溫和增長,但還是讓人憂慮多於安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