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1日
在習近平訪俄之際,《華爾街日報》報道,習近平對普京的影響力仍然有限,自從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方一直煞費苦心地強調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以及兩國在挑戰由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方面的共同利益。
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PISM)中國事務分析員Justyna Szczudlik解釋,中國仍未公開譴責俄羅斯在戰爭中的行為,顯然中方對俄烏衝突的立場沒有改變,試圖說服俄烏和談卻沒呼籲俄羅斯撤軍,這就是中國無法成為調解人的明證。
報道指出,中國任何疏離俄羅斯或照顧烏克蘭關切的舉動,都可能引發俄方強烈反應。一些中國外交政策方面的專家認為,中國不願對俄國施壓,與不願推動北韓放棄核武計劃有相似之處,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中國的鄰國,且都在經濟上依賴中方,而習近平同時要抵禦西方國家帶來的安全威脅,俄朝兩國對中國都很重要,儘管北京政府認為這兩個國家的政府都具有不可預測性。
急須修復中歐關係
《紐約時報》則提到,在延續撮合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復交的勢頭下,介入俄烏戰爭可能會幫助習近平實現他最迫切的目標之一,就是修復中歐關係。在中國經濟面臨重重困難之際,習近平想阻止歐洲與美國走得太近,對中方的貿易及投資作出限制;而要達到這個目標,習近平可能需要在結束俄烏戰爭上表現出「盡了足夠大的努力」,以便利用歐盟內部分歧。
中通社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分析,烏克蘭與中方的溝通正慢慢走向務實,期待中方能影響普京,普京也有讓中方傳話或調停的可能性,中方可能在赴俄探討後,再與烏方網上會晤,加大與烏方的公開接觸。若無法調停促成停戰,中方也願意在糧食、戰俘問題和人道主義危機上發揮作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馬英九傳將晤王滬寧宋濤下周展訪陸祭祖 率數十學子5市交流 |
上一篇: | 外交部抨美兜售民主製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