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21日

拆局

美媒:北京難當調解人

在習近平訪俄之際,《華爾街日報》報道,習近平對普京的影響力仍然有限,自從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方一直煞費苦心地強調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以及兩國在挑戰由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方面的共同利益。

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PISM)中國事務分析員Justyna Szczudlik解釋,中國仍未公開譴責俄羅斯在戰爭中的行為,顯然中方對俄烏衝突的立場沒有改變,試圖說服俄烏和談卻沒呼籲俄羅斯撤軍,這就是中國無法成為調解人的明證。

報道指出,中國任何疏離俄羅斯或照顧烏克蘭關切的舉動,都可能引發俄方強烈反應。一些中國外交政策方面的專家認為,中國不願對俄國施壓,與不願推動北韓放棄核武計劃有相似之處,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中國的鄰國,且都在經濟上依賴中方,而習近平同時要抵禦西方國家帶來的安全威脅,俄朝兩國對中國都很重要,儘管北京政府認為這兩個國家的政府都具有不可預測性。

急須修復中歐關係

《紐約時報》則提到,在延續撮合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復交的勢頭下,介入俄烏戰爭可能會幫助習近平實現他最迫切的目標之一,就是修復中歐關係。在中國經濟面臨重重困難之際,習近平想阻止歐洲與美國走得太近,對中方的貿易及投資作出限制;而要達到這個目標,習近平可能需要在結束俄烏戰爭上表現出「盡了足夠大的努力」,以便利用歐盟內部分歧。

中通社引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分析,烏克蘭與中方的溝通正慢慢走向務實,期待中方能影響普京,普京也有讓中方傳話或調停的可能性,中方可能在赴俄探討後,再與烏方網上會晤,加大與烏方的公開接觸。若無法調停促成停戰,中方也願意在糧食、戰俘問題和人道主義危機上發揮作用。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