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
在新田出生的文金合如今94歲,24歲時嫁到龍躍頭,當時她父親已逝世,結婚對象由母親決定。「我不認識那個男人,是別人介紹。出嫁前也有點害怕。(不想嫁?)沒有說想不想,媽媽說嫁就要嫁。」
她不識字,只讀過兩個月書,卻懂得許多用詞深奧的哭嫁歌,表示都是在「女仔屋」學得。女仔屋即村中的姊妹屋,多是一些沒有兒女相伴的寡婦騰出家中空床,讓未嫁的女孩暫住,女孩會幫忙家務作為回報,哭嫁歌就在這空間中代代傳承。她們都不知道這些歌由誰創作的,有婆婆說是一名宋朝才女所寫,文金合說:「雖然懵懵懂懂不知道意思,但我覺得很有趣,都記得,學識一支就可以教其他人。你教我,我教你,有興趣唱就懂。」
農村女孩教育水準普遍不高,哭嫁歌卻記得相當完整,文金合解釋,它們都是女孩日常的興趣:「未嫁的時候就已經要學,貪得意。掌牛(放牛)的時候也會一起唱。」這些哭嫁歌有固定次序,不能弄錯,她強調:「每首歌都有個意思。」
嫁人前,女孩要在家中閣樓睡三至六晚,期間有未嫁女孩陪伴,一起唱哭嫁歌。哭嫁歌多是罵人,埋怨家人把自己捨棄,從未有表達很期待出嫁的心情,因為在當時,出嫁是將自身命運交託予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為此感到徬徨和怨憤。
最先唱的是《開口歌》,向先人呼喊,開始哭嫁的序幕,再罵家中的蜘蛛蟑螂,「開口叫聲田宗祖/夜落秋霖草很生/蠄蟧曱甴隨籬網/愁人開口你擔當」,讓接下來歌中的怨氣都被昆蟲帶走,亦為自己開脫。第二句是樸實的農耕比喻,如果秋天時夜裏下雨,第二天種的禾就會很漂亮。藉夜裏田中落下一場雨,暗示新娘子整夜流淚不止,流淚過後就要重新上路。
撰文:張綺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上頭歌:魂魄被卡 ── 廖金蘭 |
上一篇: | 記錄哭嫁歌謠 留住口傳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