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虛擬貨幣殺戮戰

占飛| 忽然文化

2021年11月19日

錢在哪裏,人心流向哪裏。堪稱金融市場最完美系統,現實世界無法營造的貨幣制度,從虛擬世界冒出頭來,最炙手可熱自是比特幣(Bitcoin)。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一個隱密的密碼學評論組發表了論文,名為〈比特幣:端對端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介紹其對電子貨幣的構想,就是用對等網絡來創造一種不需依賴信任的電子交易系統。從此比特幣的幣值不斷上升,曾經升至每一個超過6萬美元。

誰發明比特幣?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中本聰是誰,也沒有人知道是否真有「其人」,還是代表「一組人」?也有人指是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虛擬貨幣市場的持續動盪,馬斯克無疑已經是目前虛擬貨幣市場影響力最大的意見領袖(KOL),其意味不明的推文將虛擬貨幣的價格送上過山車。今年1月,當他把「#bitcoin」寫入自己的推特簡介後,比特幣價格一小時內迅速增長兩成;次月,特斯拉宣布購入價值15億美元比特幣,價格再次在單日內大幅躍升16%。然後馬斯克認為挖礦和交易方式消耗大量能源,不利環保,拒絕接受比特幣作為付款方式,引發劇烈的市場波動,比特幣價格一度縮水一半。調查顯示,有37%左右的美國消費者會根據馬斯克推特做出投資決定。

除了馬斯克,無論是專業投資機構、輿論名人抑或是想在熱潮中分得一杯羹的散戶投資者,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對虛擬貨幣的看法。

具體概念

虛擬貨幣全球風行,對於一些落後地區或本國貨幣波動性較大的地方,無疑提供一個比較穩定系統。

相比之下,內地這個強大經濟體,卻一直未有參與。今年9月,人民銀行等10個部門重磅發聲,發布《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指出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又禁止金融機構開展和參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清理取締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和代幣發行融資平台。中國嚴厲管制,由比特幣到Solana、瑞波幣,數字貨幣市值總計蒸發1590億美元。

虛擬貨幣又被稱為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是基於區塊鏈或P2P(peer to peer)技術所創建的數碼貨幣,由數據位元組組成,並以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由於虛擬貨幣並非由政府或財政機構發行及管控,因此並不被視為法定貨幣,其價值並非受到貨物可得性(availability)的限定。

虛擬貨幣透過區塊鏈技術記錄每一宗交易,每隔數分鐘便會在區塊鏈之中產生新的區塊,以記錄尚未驗證的交易。所謂的「掘礦」,就是透過電腦運算驗證交易來獲得虛擬貨幣礦工費(Gas Fee)作為報酬。掘礦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顯卡及電力,電腦需長期進行散熱,難以透過家用電腦來掘礦。

比特幣之設計乃採用P2P技術,是無中心伺服器,每個用戶都具有同等能力而互相交換資訊的技術,對等網絡的每個用戶端既是一個節點,也有伺服器(server)功能。每枚比特幣的產生與消費,都會透過P2P在網絡查核紀錄,而避免偽造的功能。這正是比特幣最大特色: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傳統貨幣有中央銀行在負責貨幣的發行管理,避免中央銀行的不良政策與人為干擾。

新的比特幣由對等網絡P2P的用戶端電腦,在完成特定數學問題計算之後產出。

因為比特幣的每筆交易都被記錄在區塊鏈(blockchain),並對所有人公開,如果任何交易的地址能和一個身份相關聯,從該關聯出發,就可進而找到其他地址的所有者。

將資料和程式透過對等網路技術,分散到全球網路,可避免將資料和程式儲存在中央伺服器,中央伺服器的弊處是易受外來駭客攻擊。

加密貨幣的用處包括虛擬錢包、購物、換錢和賺錢。

加密貨幣的好處是便於儲存、不受地域限制、交易成本低、保障私隱、限量發行及免除通脹風險等。但另一方面,會令不法活動、交易不受監管。由於難以追查交易記賬,加密貨幣一旦被騙取或丟失(例如電子錢包故障、忘記密碼等)就難以取回,令加密貨幣成為金融罪犯的溫床。

科技騙案,以針對熟悉網絡電腦操作的年輕一族為目標;投資虛擬貨幣,也是青少年群組較多,甚至包括學生。香港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指,今年上半年已有496宗與加密貨幣相關罪案,當中193宗為投資騙案,損失金額達2.14億元,比2020全年多1億元,和去年同期的3700萬元比較,大增超過4.7倍。

投資熱潮

一名少年受害人跌入賣舊銀紙陷阱,出貨被要求以比特幣支付「清關費」,被騙達50萬元,另有一名青年受害人在3名投資顧問游說下購買聲稱即將發行的加密貨幣,繳付多達1.24億港元被騙。本月9日,一名39歲男子交收虛擬貨幣期間被人綁架禁錮,身體嚴重受傷,手腳多處被打至骨折。

由於加密貨幣具匿名性和跨地域性,不法份子會利用加密貨幣取代銀行轉賬或電滙,用來作為犯罪得益主要方法,將加密貨幣發送到指定地址。其次,犯罪分子以虛假的網上轉賬和空頭支票支付受害人,令加密貨幣能轉移到他們手上。有犯罪分子假扮賣家,在社交媒體刊登廣告,聲稱可以優惠價錢出售新晉加密貨幣或虛擬貨幣,令受害人以主流的加密貨幣作兌換。

虛擬貨幣在全球掀起投資熱潮,有位台灣政治大學男研究生分享自己在幣圈用一年多從約16萬元(台幣,下同),曾冒險開5倍槓桿,把資金全投入比特幣,賺到1000萬元但有點迷惘,對研究、生活、學習都失去動力。此事引起很多大學生共鳴,賺錢易,大家都失去生活和事業拚勁,「實在沒啥動力寫碩論」。

撰文 : 占飛

 

上一篇從炒幣大賺「劈炮」想到執政者公信

下一篇加密幣改變誰的人生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