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23日

阿米 有米落鑊

儲局鷹氣外露 要「Sell Before May」?

今次美股業績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就是本身市場預期不好的行業,在業績公布後股價都有不俗反彈,例如業績期打頭陣的銀行股摩通,業績差過市場預期,但公布業績當日股價已經見近期低位, 連帶之後其他銀行股出業績亦能免疫不跌。另一例子是航空股,聯合航空的業績虧損情況略高於市場預期,但投資者反之憧憬美國開關,帶動其他航空股錄得不俗反彈。

今季避開高估值股份

相反科技股就普遍挨打。Netflix首季用戶跌20萬,股價單日已經急挫近四成,是逾10年來首見,另外即使Tesla的業績勝過預期,但在股價高開後仍要面臨沽壓。從以上幾個例子觀察到投資者有明顯傾向,這季甚為迴避高估值股份。至於舊經濟股,只要估值夠便宜,則仍會給予機會,暫時市場胃納至少仍未到不論好醜都沽出的地步。見微知著,一眾「契媽股」、「夢想股」派成績表後會如何,大概都可以預計得到。

出現「買平沽貴」這種操作的背後原因,說到底與聯儲局加息傾向關係密切。在短短兩三個月間, 今年加息幅度由預期50點子上升至200點子,餘下的六次議息會議,每次加息25點子已經成為市場共識。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提出將於5月會議中討論是否加息50點子,其他理事更明言若一次加息75點子都不會發生世界末日,一時間「鷹派」言論滿天飛, 當然大家可以覺得他只是「出口術」,但是一日未到會議揭盅,都未能確定聯儲局是否對市場「偷雞」,交易員做法就是別與央行作對,順勢先沽為敬。

商品整固只宜炒波幅

即使今年強勢的商品,在這種環境下都可能難以幸免。石油、天然氣、銅及小麥等商品期貨或ETF,第二季價格料要整固,策略上炒波幅更佳,因此不宜在跌市時視之為避風港。年初俄烏戰事爆發,當時還有「股跌商品升」的邏輯,但假如要到全面sell off,要錢不要貨之時,商品短線亦都一樣要捱沽。

具體策略方面,短線固然可以在不同市場造淡,或為持倉股票對沖,甚至是直接造淡獲利。不過之前阿米都提及過,造淡無論對技術以及心理質素的要求都相當高,對一般散戶而言並不容易。退而求其次就是減少正股持倉,以往股市傳統智慧有「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說法,如果中港股市現時才沽出,已經是有些「雞肋」,不過對美股而言,現時則仍算是高位。甚至是「Sell before May」提早一點減持,增加現金觀望,直至聯儲局6月議息會議之後才決定是否重新增持,可能是較好的做法。

作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