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29日

辛思維 冷熱財庫

牛年不牛 虎年伺機吸環保龍頭

2021年A股終於收爐,可惜牛年未能迎來牛市,滬深指數分別下跌8%及16.5%。環球疫情遲遲未退,內地人行「放水」態度保持審慎,加上近期市場開始擔心美國即將重啟加息的問題,令大市跌勢進一步擴大。踏入虎年,宏觀經濟及股市表現能否迎來驚喜,疫情的發展仍是關鍵。

本以為幾個月就會完結的疫情,拖了兩年仍未看到盡頭。尤其在病毒不斷變種下,不論曾感染過,抑或完成兩三針疫苗注射的人士,均可能再次受到感染。幸好病毒愈變愈弱,Omicron傳播力雖然增強,但致死率較低。

此前有專家推測,參考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經過兩年半的時間,在1920年中完結,所以預期新冠疫情亦有望在今年中完結。若病毒能繼續變弱的話,致死率降至與流感差不多,或許今年疫情全面消退的可能性仍在。

事實上,美國經過兩年的大「放水」,經濟增長總算保得住。美國最新公布2021年GDP增長5.7%,達到198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不過,去年增幅較大主要因為此前一年的基數偏低所致,2020年美國GDP下降3.4%,為74年來最大跌幅。一來一回,過去兩年來,美國經濟只出現微弱的增長。而今年美國將重啟加息,若疫情持續,復甦之路恐變得緩慢,加上「缺水」的因素,經濟或會再度下滑。目前,投資者對今年的經濟前景仍感悲觀,難怪近期大市跌不停。

去年內地經濟亦出現強勁反彈,GDP增幅達到8.1%,比美國更強勁。然而,中國已看到今年增長可能再度放慢,近期相繼推出降準、減息等措施,再度放鬆銀根,同時亦再加大基建投資,減稅降費等措施亦持續。

內地疫情穩定,生產活動全面恢復正常,去年不少訂單由周邊國家轉移至內地,令中國去年出口金額大幅增長近三成。今年若環球疫情持續,海外需求難見進一步增長,中國出口難免受累。可是,若疫情好轉,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生產恢復正常,或令訂單回流,對中國出口同樣產生負面影響。

當然,若疫情消退,國內需求回升,加上環球復甦動力再加快,相信中國的增長速度仍有望走在最前。但以目前的情況看來,一切暫時仍是奢望,今年經濟增長減慢的可能性更大。

疫後或推利好港股政策

疫情終結似乎是挽救今年環球經濟的唯一良方,但現時根本沒有人能再對疫情作出準確預測,只能見步行步。在一片悲觀情緒下,股市近期續跌,短期內反彈動力依然不足。

不過,筆者目前仍樂觀地相信,以病毒的變化看來,今年底至明年初疫情全面消退的可能性甚大。今年大市若進一步下調,將為投資者帶來低吸良機。參考2003年的SARS後,港股便連漲5年。當年港股的大升,與自由行政策開放有着密切關係。近期,內地亦積極宣傳大灣區經濟,相信疫情過後,中央或會公布更多利好港企北上發展的政策,為香港發展帶來另一波新機遇。

虎年展望看似悲觀,但相信是長線買入的良機,投資者宜儲備好資金,等待低位出現,逐步吸納優質股份。長線而言,受惠於政策的科技、環保等行業龍頭,仍值得投資者逢低吸納。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