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5月26日

李臻 經管錦言

看鏡子和看窗外的分別

曾幾何時,一名演藝人在清談節目裏,說了「You are only as good as your last performance」,這發人深省的名句,及後被很多人引用。無論是藝人又好、作家又好、甚至企業家都好,「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恒」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人們往往記起的,不會是陳年的豐功偉績,而只會是你最近一、兩次的表現。看看那些明星級領隊,無論拿過多少獎盃,只要一年半載成績滑落,立刻就成為開刀目標。球迷就是這麼現實,而世界就更加現實。

這句話也一直是座右銘。很多人以為,從事幕前工作,特別在大台做過幾年的,只要薄有名氣,有人認識,做什麼也會無往而不利。其實這或可帶來一些機會與某些方便,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那個人經常只是「looking in the mirror」,不能deliver,做不出成績,沒有實力做後盾,再大的名氣也只是一個殼,而且這殼褪色褪得很快。

不斷前進才能保持亮麗

只有不斷的追求,不斷的前進和求變,才能繼續保持這個殼的亮麗,才能繼續「借殼做事」。就算是已故的「蘋果教主」Steve Jobs,如果沒有那完美主義的基因,沒有那不斷把產品推到最尖端的能耐,他那個金漆招牌也一樣會褪色得很快。

Steve Jobs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他成名早,成名快,但跌得也很快。Becoming Steve Jobs的作者Brent Schlender,比較年輕時的Steve Jobs和大他三個月的Sun Microsystems 創辦人之一Scott McNealy。

Schlender形容,三十年前,被逐出蘋果的Steve Jobs就是只懂得「looking in the mirror」,但McNealy已經懂得「looking out the window to what the world really needed」。那時的Steve Jobs,雖然已經懂得以卓越的showmanship,在發布會推銷讓人「嘩﹗」一聲的新產品,不過那時他創立的NeXT電腦,華麗有餘,實用不足,和現時的蘋果產品有天壤之別。相反,McNealy明白學府和華爾街等用家的真正需要,Sun Microsystems生產的電腦產品實而不華,卻大賣特賣。那一刻McNealy還可以嘲笑Steve Jobs,因為他曾經完美地把Steve Jobs 「K.O.」過。

Showmanship能錦上添花,但"couldn’t stave off reality forever",不能化腐朽為神奇。沒有實用性和沒有需求的產品,就算由男神女神代言,也最多只能曇花一現。

人要不斷求變,不能一味吃老本,企業又何嘗不是?能夠在市場上經歷數年風雨而屹立不倒的企業,很多都有些王牌產品及服務,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但這些「Cash Cows」若不思進取,不與時並進,除非能以反競爭的手段壟斷市場,或受到不公平的制度保護,否則只會遲早被更先進的產品,或更好的服務取代。但把資金投進R&D,或走進沒有把握的新領域都很冒險。那不如穩陣一點,把賺回來的資金,買些房地產,按年收取穩定的租金,還能受惠於資產升植,回報幾乎肯定比不斷創新和發掘新業務為高。而且社會也好像只崇拜「高資產淨值」,又哪會管那些資產的來源,是靠創新食腦賺回來,還是以尋租行為或寡頭壟斷賺回來呢?對於那些努力不懈創業的企業家,特別是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的夢想家,大部分人更只會嗤之以鼻。

吃老本可以跌得很快

企業缺乏動力,或許就是香港競爭力下跌的原因之一。

本月發表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5》,深圳取代了香港,在「2014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榜首。其中香港的「綜合增量競爭力分項指數」下降了14位,在全國只是排名第32。報告直指香港「守成有餘,創新不足」,過於着重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專業服務這五大產業,而對規模較小,新興但有潛力的產業關注不足,更缺乏新型產業的支撐。視野再放遠些,香港不但被內地城市超越,更被視為競爭對手的新加坡拋離。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2014年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香港更加是十一年以來,首次排名跌出三甲,跑輸新加坡,位列梗頸四。

這一系列的報告,再加上香港近年在廉潔程度、新聞自由度及人權狀方面有所倒退,加起來就成為一個很大的警號,讓人擔心香港現時是否像一個只懂得「looking in the mirror」的過氣明星,經常看着鏡子,自言自語地重複耳熟能詳的,什麼優越地理位置,什麼高效透明政府和什麼自由市場制度等等,以為自己老本還多,還可以一直吃下去,而不是去「looking out the window」;還不明白人們只會看重你近期的last performance;還未知道過了氣的明星,一跌下來可以跌得很快,可以跌得很痛。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