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1月14日

張綺霞 居港異鄉人

前南非領事愛港留港
只持特區護照 子女讀港學校

「與許多外來者不同,他們是因為工作或其他實際原因才來港,我是無條件地選擇香港的。」前南非駐港總領事Gregory De 'Eb(簡稱Greg)自2002年在此定居,隨後更入籍中國,自言是此地少有「主動地成為中國人」的白人,「也有不少是為了省錢、工作等而入籍,我卻為此虧了錢更丟了工作」。

從事外交工作多年, Greg口才流利,語氣生動熱情,多次強調自己是「中國人」,並高呼「我愛香港」,朋友都嘲笑他比本地人更具「國族主義」思想,他反問:「那只是因為我更為香港和中國驕傲而已,有何不可?」

他可不只是說說而已。回歸前後大批港人都避走他鄉,不少聲稱「愛國愛港」的人都擁有雙重國籍,許多高官的子女都選擇外國留學,然而Greg只有一本特區護照,並堅持孩子修讀為香港家長詬病的本地課程,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對香港的熱愛。

Greg身上有着多元的文化身份,祖父為法國人、 祖母為英國人、外祖父為瑞士人、外祖母為德國人,南非出生和長大的他,一直都想往外發展,不覺得南非是屬於自己的地方。早在青年時期,他就為亞洲深深着迷。與許多同年紀的人不同,他們都覺得亞洲工作地域遙遠,社會文化保守,心理上很排斥,惟獨他深感興趣。「我那時打趣說,一定是我為上司帶來了大麻煩,才被派去台灣。」

九十年代初,他被南非政府派到台灣做外交工作,首次經過香港,覺得自己與此地甚為相合。「我是一個相信能量的人,覺得自己的能量能與此地充滿生氣的力量融合,在這裏有非常舒服的感覺——是超越文化種族成長背景的接合感。」在台灣待了一年,南非政府有意與中國建交,並在北京開設辦事處,Greg遂被調派駐京,四年後再次回到非洲。

1998年,他在外交部擔任要職,上司跟他說,可以選擇停駐世界任何地方,他立刻選擇了來港,最後更成為南非駐港澳總領事。2002年任期完結,他沒有如對方期望那樣再回到南非,反而決定落戶香港。「那時候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裏就是我的家。」每次飛機降落香港,他都會鬆一口氣,知道回到了自己的地方,如今他已經放棄南非國籍,成為「來自香港的中國人」:「直至拿到我中國公民身份的時候,我才覺得自己的生命達到了平衡,彷彿放下了一個重擔,讓我可以專注投身其他事。」

複雜文化身份

留下的決定牽涉廣泛,不但要放棄穩定的工作,也要家人隨自己定居此地,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我對於香港是充滿決心和熱情的,在這裏我找到屬於我自己的國籍。同時我也很幸運,我們那時候沒有小孩,雖然決定的風險大,我妻子也很明白和支持我。」

他與妻子也各有複雜的文化身份,一個是來自南非的歐洲僑民,一個是來自荷蘭的華僑,但從思考方式到文化觀念,他都比妻子更中國。「我與她的文化表現都與大部分人所期待的相反(笑),有時候我們甚至跟其他人說,她是外國人,我才是中國男人。她的家庭不說中文,不吃中國菜,也沒有中國傳統習俗,其風氣更為開放。雖然我的家庭文化看上去歐洲,但其實我們的觀念很傳統,因此很輕易就融入中國文化。妻子希望孩子能上國際學校,我則堅持他們進本地中文學校,他們在學校跟本地老師學習廣東話,在家說英文,與他們的母親說荷蘭語,也會學習普通話,出入搭乘校車及公共交通工具,就與大部分常規學校的學生無異。」

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活在所謂「精英」的外國人和有錢華人圈子。「雖然那是香港的一部分,佔人口約一成,卻不是香港的真實面。餘下的九成港人,才是我覺得相處得最舒服,最覺得引以為傲,和最想維護他們的。」尤其希望他們會為此地自豪。「但我也不希望這種對本地社會的自豪變成攻擊武器,為自己地方自豪之餘,也對其他地方來的人予以理解和尊重,這要我們有足夠的自信才能做到。」

對於特首接受《紐約時報》訪問的一番對基層市民選舉權的言論,他覺得甚不妥當。縱然每個人收入和職業不一,但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為此地作貢獻,然而這番言論卻暗示只有某一些人的努力才值得重視和予以回報。「當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是平等的,沒有哪些人比其他優秀,就應該享有同等的權利、責任和權力。但一直以來,我們都被告知:我們有同樣的責任,卻沒有同等的權利,這是不公平的,也不會因此有更好的社會。」

許多人都指責香港的教育制度死板又填鴨,課業繁重又高壓,Greg不以為然。朋友就讀國際學校的孩子周末沒有功課,有充足時間玩樂,他的孩子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做功課,就連假期也不例外。「但如今我的兒子能在四天內讀完八百頁的書,他在國際學校的玩伴仍在讀三十頁的書,能力遠超其他孩童。尤其是他們的課堂全用廣東話授課,仍在其中生存得到,並找到平衡。」他指出,本地大學排名在世界前列,不容易入讀,因此香港孩子都非常堅強和努力,以爭取更多機會。「這也是為何港人在這麼多年來,在如此多困難中依然存活的原因。」

他懂得多國語言——英文、荷蘭語、非洲土語、普通話,惟獨廣東話程度「非常危險」,因此他盡量讓孩子多運用廣東話,與本地社會融合,如今兒子更代表學校參加中文演講比賽,令他非常欣慰。而作為學校少有的非華人家長,他也經常參與家長聚會,交流湊仔心得。除了外國人圈子,他也結識了許多本地朋友。「我經常與他們到地區酒吧消遣,偶爾看到白人出現,我心裏就會奇怪,為何他會來這個本地人的酒吧?——忘了自己也是個膚色不同的人。」

停止自我矮化

說到香港這些年的轉變,他認為有好有壞。「好的是香港的社會將變得更成熟,而且對保育也有更高的意識,尤其是年輕人帶動的許多對舊建築和環境的保育運動,他們總是在問:為何我們不可以有別的方法去做事?」但壞的是,許多香港人都不像從前為自己的地方自豪,覺得香港比不上外國甚至是大陸其他地方。「不少人對作為『香港人』的自信和驕傲都有所減弱,讓整個地方的人無法融合。」

他認為,造成這種自我認同下降的,各範疇的領袖有一定責任,尤其是他們經常宣稱香港處處不及其他地方,考慮事情每每以北京反應或大陸亞洲市場為先,連母語廣東話也遭矮化,換成「較優」的普通話。「總是說:忘了香港吧!那只是小城市!但若你不先對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又如何為中國文化感到自豪?」若能回顧歷史細察當下,看此地如何在細小地方創造的繁華奇迹,就算缺乏天然資源也能創造無數機會,這一點就已經足夠驕傲。

「但毋庸置疑的是,我為我們的年輕人感到自豪。對於美好的未來,我從沒如此自信過,不是因為我們老一輩人有多好,而是他們有多美妙。我們這一輩人會老去,這群年輕人最後會成為帶領我們的領袖,因此我們最好要多聆聽他們的聲音。」佔領運動引發世代之爭,Greg笑指,就像年輕一輩聯合起來,對抗父親輩的種種不合理。

「這群學生不是跑去嗑藥或者是破壞櫥窗,努力讀書,操行良好,你不能說他們是『壞孩子』。只是他們成年以後,對於要過怎樣的生活有自己的看法,但踏入六十歲的父親——這可是個最壞的年齡,是最強壯和最有意見的年紀,說你現在住的是『我的』屋子,要聽從『我的』規條,若不願意,就滾出去。」

就像有許多上一輩的人闖進場地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縱然不同意對方觀點,學生也願意聆聽。從謙卑守禮、和平冷靜的學生身上,他看到了對他人的尊重。「在堅守自己原則的同時,也願意令它變得更好。」有趣的是,最老的爺爺輩也加入了戰團,無論是反國教的集會還是示威遊行,Greg身邊經常出現七八十歲的老人。他打趣說:「可能我自己也開始變得老吧!」

熱中古蹟活化

2002年退任總領事時,Greg便瞄準了香港缺少存放餐酒地方的機遇,在美國商會主席詹康信出資下,把深水灣徑一個廢棄的英軍彈藥庫和防空洞打造成酒窖,隨後政府取消紅酒稅,紅酒交易更為熾熱,對存酒空間的需求更大,酒窖也擴展了規模,於屯門開設了分址。自從參與酒窖的活化工程後,他對於保育的興趣也愈來愈濃厚,如今他正策劃另一個非牟利的活化項目,將鯉魚門度假村舊建築群打造成社區中心。

這古蹟群將會為低收入和尚有工作能力的老人提供住宿,他們毋須要付錢,只須在託兒中心幫忙帶小孩,為該區的家長作支援,希望能透過這安排,讓老人與社區重新聯繫。項目同時包括殘疾人士中心、青年露營設施及可舉辦婚禮的禮堂等,讓其成為一般民眾也可接觸的地方,而非吸引旅客為主的旅遊景點。「我覺得香港需要更多為香港人而設的空間——這也是今年那麼多港人憤怒的原因,他們太多東西被取走,但得到的卻不多。」

「香港有太多像這樣的地方,保存得不錯,卻沒有發揮到最佳的作用。但香港人最聰明的辦事方法是,讓一些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東西變得更好。對我來說,古蹟活化永遠比建立新大樓更好,就像政府打算把舊政府總部西翼剷平重建時,我也曾仔細研究,發現新大樓的總面積只比舊的大兩成多,車位卻是一樣,為了這一點空間就把歷史象徵摧毀,並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若只翻新整座建築,讓其運作得更好,不是更容易嗎?」

若整個城市都以舊建築的保育為先,相信最先反對的是地產商。「但我覺得他們在這裏賺得的錢已經夠多了,還需要賺多少才能滿足?但整個工業就像一個停不下來的機器,不斷要拿取更多,卻沒有為大眾帶來益處。」他指出,除了政府的高地價政策,發展商囤地問題也嚴重,當大部分人都為樓價高企不下而苦,只有少數人能不斷從中得到利益。「這令所謂保護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的說法都站不住腳。」

「當一個人死去時,人們記住的只是他們曾有過怎樣的人生。」他不希望自己是個榨取所有,以慈善為工具在港九各處留下大名,並對自己行為帶來的壞影響絲毫不覺的人。「在香港,最有智慧的人反而多是年輕人。遺憾的是,老一輩人從年輕一輩學習不到任何東西,希望年輕人對他們有更多的愛與啟發(笑)。」

對於香港的未來,他大感樂觀。「難得的是,這一輩的年輕人有着相同的視野和信念,並把這個地方的考慮放在最前,這是最好的地方。我相信他們將會在未來作更好的決定。對於許多人說香港會成為福利社會,我認為他們都不了解香港。不同於歐洲許多國家,香港人不會只想問政府拿錢,而是一有機會便努力工作,他們只是缺乏機會。」

撰文︰張綺霞

攝影︰郭錫榮

[email protected]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