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26日

吳雄 訪談錄

眼科醫生譚德祐 拆解港童普遍近視真相

本港小學部分級別復課,外國通訊社出現令人憂心的相片,不少學童均戴着近視眼鏡。難道這是新冠疫情下網上學習新常態的結果?香港著名眼科醫生譚德祐(Victor)揭露近視的「殘酷」真相,原來這裏一直是近視之都。

香港智能手機普及率在全球數一數二,家中電視機又不合比例地大,加上「用到盡」的文化對待眼睛,遲早除香港腳外,會出現「香港眼」的名號。然而如何才能減輕近視情況?不外乎紀律二字。

記者只知港人向來短視,卻不知還有近視問題。訪問完譚醫生,八卦查查林鄭月娥在任的三司十三局和5名主要官員,果然發現僅廉政專員白韞六沒戴眼鏡,其餘21人包括特首均「四隻眼」,可見各階層均存在同樣問題。再翻查世界主要領袖,習近平、普京、特朗普、默克爾、金正恩、菅義偉均視力良好,僅得南韓的文在寅和台灣的蔡英文是「四眼總統」。由此可見,香港社會近視危機由來已久,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疫情僅令情況變得惡化而已。

根據非牟利組織「近視童行」8月的調查顯示,56%學童今年近視加深;六成疫情期間用手機或電腦時間,較疫情前增加3小時以上;八成小朋友減少戶外活動時間。該組織決定推出「AI人工智能學童近視預檢計劃」,免費為6至12歲兒童預測近視風險。

曬太陽增眼睛多巴胺

譚醫生強調網上學習不是香港學童近視的真正元兇,近視更非本港風土病。「其實近視是全球趨勢,世衞2000年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每5個人就有一個近視;2015年上升至3個有一個,2050年估計每2個就有一個。」他說。

世界潮流如斯,但香港卻是重災區。「香港最離譜!小一入學時近視生約17%左右,三年級已增至40%,六年級更達53%,到入大學已是九成多。」譚醫生說。記者有點不相信耳仔:「究竟他們在幼稚園做過什麼?」譚醫生聽罷聳聳肩。

答案大家心裏有數,不就是玩智能手機、iPad嗎?我們小時候看20吋電視機,他們卻與手機面貼面。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幫小朋友呢?譚醫生提到5到17歲要多做戶外活動,每天曬一小時太陽,每周要曬至少10小時。

「陽光能增加眼睛的多巴胺分泌,減低眼球變長的速度,那就不容易近視,起碼高達10%。」此外,多吃維他命A食物,如胡蘿蔔或深綠色、深黃色蔬菜,這些對眼球的錐形和柱形感官細胞有益。

香港近視歷史悠久,當然與狹窄的居住環境和奮鬥文化有關。比如,要眼睛好必須避免近距離和長時間工作,這恐怕要跟獅子山下的僱主們講。不過,學童大可緊記20-20-20原則,「看20分鐘,休息20秒,看看20呎外的綠色東西;夠一小時最好停5分鐘。」譚醫生說。

譚醫生還提到與屏幕的距離,「手機最好保持一呎距離,電腦就兩呎,iPad約一呎半。」買電視機也有標準,不能注重高不高清或音響效果,國際標準的距離應是電視尺寸的6到8倍,這就連譚醫生也連呼:「我跟外國專家說,這對香港而言實在太離地!」

於是,譚醫生教一個比較貼地的量度方法,「伸直手臂握拳,單起一隻眼望,拳頭能遮住電視畫面,屬於非常理想!若能以手掌遮住屏幕則算及格,最起碼都要兩隻手掌遮住,否則就是太近啦!不是電視太大,就是你太有錢啦!」他笑着說。

難忘為早產嬰施手術

近視已是代代相傳的香港「特色」,那麼就要面對遺傳的問題。原來,如果父母任何一方有近視,孩子患近視機會大過一半;如果有深度近視的話,孩子患近視機會飆升至12倍!何謂高度近視?世衞過去標準為500度,2015年修正為600度。

「所以,香港人是一代比一代人更加勤力地去用自己的眼睛。」譚醫生幽默地說;果然是熟悉的資源、時間用到盡的獨特文化。要預防近視必須了解其成因,這不外乎眼球太長或水晶體太肥,「兩個原因都導致光在視網膜前就聚焦,當來到視網膜時,不就會變得模糊?」他說。

目前,只有3種方法控制近視,包括滴低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以及戴聚焦鏡片或角膜塑形隱形鏡。譚醫生最認可滴眼藥水,「可以由3歲滴至發育完成,2006年已發現能減慢67%近視,而且副作用是三者中最小的。」

如此看來,政府為長者提供眼鏡資助,是否也該為學童提供資助?譚醫生坦言近視問題不容忽視,「將來一定有更多併發症,比如視網膜脫落、飛蚊症、黃斑點病變等,這些不再是老人家才有的,深近視一樣會有。」

譚醫生分別育有12歲、14歲、16歲的兒女,雖然母親有1000度近視,但孩子的視力都非常好,僅最小的孩子有幾十度近視。其中關鍵是,這位好爸爸喜歡帶他們行山,多戶外活動自然減低近視風險,而更重要是紀律的生活。

很多家長溺愛孩子,早早遞上智能手機,未曉說話已看iPad學英語。譚醫生說:「我跟坊間管教方法不同,我覺得過去二三十年注重讚和鼓勵,這些我同意,但還要賞罰分明。你也知道我另一職業(見另稿),做得對我會讚;不明白,我會鼓勵你去完成,但明顯是錯的事,我會懲罰。所以我小孩都知有界限,不能過界或傷害他人,我賞罰分明。」

當然罰也有界限,絕不能變成發洩,甚至濫暴。譚醫生說:「我會打手板。但我勸父母別把它當體罰,打時一定不是在發脾氣,勿把脾氣發洩在他們上。如果很憤怒,你不要打,那是發洩,不是為他好,事後還要告訴他原因。」

譚醫生行醫20多年,自然也遇上很多難忘的病人。「試過有個6個月的早產嬰兒,我的手板都能完全掩蓋他,因視網膜氧氣濃度不同,有視網膜脫落之虞,他就像一部電話般大,我就在他的眼睛上做手術,把視力救了回來。」

類似的救人經歷太多,較難忘的是一個醫生。「記得幫她做斜視手術,我都不記得了。20年後,她回來找我看病,才知道自己也成了醫生,看完說譚醫生你不記得我?……我還很記得,那天她媽媽也來了,在旁邊流着淚。」

小時多病立志做醫生

譚醫生小時候多病,也目睹病人的痛苦,於是立志要成為一名醫生。他希望更多學醫的前病人回來,「我每次看病都會跟孩子聊天,我真想將來能有多些醫生回來,過去有不少中醫和護士……」他希望影響更多人加入醫療事業。

眼睛令人們看清這個世界,刺激好奇心去發掘世界的奧秘。譚醫生小時候也好奇心爆棚,甚至為「何以食物最後變成糞便」,走遍北角大小圖書館找答案。「好奇心是一切的動力,什麼都不發掘,世上就沒有愛因斯坦和愛迪生。」

他到現在還充滿好奇心,讀法律、考飛機師牌,「什麼都要八八卦卦,保留一點好奇心,小孩子學東西的方法,不都是愛問為什麼?就算我們有學識和經驗,仍然要保存這點好奇心,那就能發掘更多東西。」世界很細小,但也很奇妙,上帝給我們一雙眼睛,就是要欣賞世界之美,以及發掘其中奧妙。一味聚焦在手機的屏幕上,看KOL告訴你他們眼中的世界,似乎少了挖掘、尋找、驗證的趣味。

這一年,從幼稚園到大學學生們,度過非一般的學習歷程。代價也許是戴上眼鏡,或近視加深了幾百度,但如果能找到看世界的正確態度,那還是值得的……

 

 

譚德祐檔案

英文名:Victor

職業:眼科醫生、輔警

婚姻狀況:已婚,育有三名子女

專業資格: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眼科)

 

撰文 : 吳雄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