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23日

占飛 忽然文化

一本經書讀到老

若問:要認識西方文化而只讀一本經典,應讀何書?答:《聖經》。讀舊約,認識猶太希伯來文化,讀新約及《使徒行傳》,認識基督教文化乃至今之美國,正如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說的「吾人的共和國奠基於《聖經》此石上」也!

同理,若問:要認識中國文化而只讀一本經典,應讀何書?答:《論語》。《論語》全書只萬二三字,比讀《聖經》要省許多時間,錢穆教人「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不論枕上、廁上、舟車上,任何處,可拿出論語,讀其一章或二章」,如此「至少每年可讀論語一遍。自二十歲起到六十歲,應可讀論語四十遍」。

《論語》章句有深淺

《論語》有深有淺,有望文生義的章句,亦有要讀註釋才可明白,甚至要參考不同詮釋,仍無法弄清楚的。望文生義的章句,如「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是,事情未做之前,不必預先吹噓。事情做了才說,方為君子。

另外,日常叫人考慮周詳才行動,便說「三思而後行」,此語無疑出自《論語》,但孔子其實並不贊成「三思而後行」。《公冶長》第二十章: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是魯國的大夫,孔子說這話批評他時,季文子已去世了,故孔子不是背後說別人是非。據史書所載,季文子「世故太深」,處事過於謹慎。孔子便批評他「三思而後行」過於優柔寡斷,「再,斯可矣」,即思慮兩次已經足夠,否則蹉跎了時機,反而誤事。孔子的學生將此批評收入《論語》,顯然不單是為了記錄孔子如何批評季文子,而是教訓大家不要思慮太多,怕得罪此人,又怕得罪彼人,猶豫不決,反而誤事。處事──尤其是緊急的危機──既不能鹵莽,也不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已可以啦!

讀中國經典,最大的麻煩是一字多義。在孔子的時代,「三」不一定是字面解的3次,而是多次,比如曾子自言「吾日三省吾身」,不是說他一天反省3次,而是多次。不過,成語「舉一反三」的「三」,卻是字面解的3次。此語出自《述而》第八章:「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隅指角落,東南西北,謂之四隅。教師舉一隅作例子教導學生,學生不懂得將例子應用於其他三隅。這樣的學生,孔子不會再教他(不復也),教不來也。孔子有教無類,是不計較貧富或貴賤都教,但孔子相信「上智與下愚不移」。不能舉一反三的學生,算是下愚嗎?孔子不教,算是好教師嗎?用批判思考的角度去讀《論語》,就充滿趣味。

《論語》有些章句並沒有什麼道理可言,如:「子於是日哭,則不歌」,既沒有交代孔子那天為什麼會哭,便難以明白孔子為何哭了之後便「不歌」。唯一可以推論出孔子平日皆「歌」,那天哭了才不「歌」。孔子愛好音樂,而且對音樂有湛深的認識,《述而》記載了:「子在齊聞韶(韶是一種音樂),三月不知肉味。」此語中的「三」,不是一二三的三,不是說孔子3個月都不吃肉或吃不出肉的味道。

學者詮釋各不同

《述而》第六章記載了孔子另一句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便引起爭論。朱熹解釋為「學」的先後次序:先立志得道,「據德,則道得於心而不失;依仁,則德性常用」於日常生活,最終去到「游於藝」的境界。那是什麼境界呢?朱熹形容為「本末兼該,內外交養,日用之間,無少閒隙,而涵泳從容,忽不自知其入於聖賢之域矣」,「游於藝」即不經不覺已成聖成賢。

錢穆不同意朱熹的詮釋。他指「朱子所闡,似未為允」,孔子講為學的次序,應倒過來,「逆轉此四項之排列」:先游藝,後依仁、據德、最終志道,即是由日常生活做起,經仁、德才志於道。道根本涵蓋仁、德。錢穆這個說法也有道理,《論語》從來沒有任何說過「游於藝」可成聖成賢,乃至整部《論語》,這是唯一講「據於德,依於仁」的一章,那「據」和「依」是什麼意思?便任由讀者詮釋了。

是朱熹對?還是錢穆對?讀者自行定奪可也!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