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18日

張綺霞 訪談錄

身兼港隊成員教練裁判 23歲曹嘉瑋擊出全壘人生

壘球(softball)在香港屬於比較少人認識和研習的運動,它是從棒球發展出來,起源於1887年,當時有美國球手因為想在天氣惡劣的時候於室內打棒球,修改了棒球的場地、器材和競賽規則,變成另一種運動玩法,後來這室內棒球又被搬到戶外,至1933年才正式確立成「壘球」運動,並且迅速在美國、日本等地普及起來。

在香港,也有一群專門打壘球的運動選手,他們很多都是業餘性質,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學生曹嘉瑋(Franky)正是其中之一,雖然運動冷門,但他對此仍非常熱愛,未來更想全職投入其中。

香港人可能認識棒球多於壘球,兩者玩法大同小異,壘球的球比棒球大,前者是黃色後者是白色;棒球的壘與壘之間距離為90呎,壘球為60呎,場地較小;投球時棒球有上、側、下投,壘球則用下手;棒球有牽制但壘球沒有;棒球用木棍而壘球用纖維棍或鋁棍,棒球在國際賽中打9局,壘球則是7局。

Franky從小喜歡運動,熱愛足球,中四的時候才開始接觸壘球,只是因為學校體育老師在堂上讓他們試玩,後來選了一些有興趣的同學組隊,才正式開始投身,自此放了不少心力進去。「玩過足球,我對壘球的ball sense也比較好。容易適應。」他覺得壘球擊球那一下「很型」,因此對此十分沉迷,更經常研究其他國家運動員的擊球動作,模仿學習。而且每一次投過來的球方向都不同,每一次都讓他感到刺激,希望能讓球棒和球的接觸做到最恰如其分,打出全壘打。

競爭不大易成尖子

學了一年多,Franky就代表香港去泰國,出戰亞洲U19青年錦標賽,感覺新鮮,雖然名次不高,但他見識到來自世界各地選手的實力,「覺得自己的技術跟外面的人比,差距太遠,很想努力拉近距離。希望下一次打比賽的時候不要再停留在這個水平。」回港以後,他努力跟不同教練學習,並按其方針改善練習模式和態度,期望能提升技術,後來更成為香港男子壘球隊隊員,進行密集訓練和出賽。在短短兩三年間就有明顯進步。「和其他國家比還有些差距,但也只能接受香港人都是以工作和學業為主,不能放棄這些專注壘球。」

在香港,玩壘球的人較少,因此競爭不大,只要付出努力,很容易就成為本地打得最好的一批人,但到了外面,才發現天外有天。於是他決定全心放在發展運動上,但是一年後,他就要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不少隊友都決定暫停一陣子才繼續,但他卻沒有完全停止。「一個星期起碼練一天,起碼要活動一下。」讀書成績不夠好,他有想過成為全職運動員,但在這種團體運動中,始終是比較難的事。「但能代表香港去玩,都表示你不是3分鐘熱度,都是因為很喜愛這運動才投放如此多時間練習,以及觀摩其他球員的表現,或者上網看其他國家的人是怎樣打。」

帶U12隊伍出戰台灣

比賽多次,他也曾在賽場上打出全壘打,「要打得正,要投球和揮擊的時間夾得好,動作要做得好,才能做到這一點。」他表示,除了這一點,冷靜作賽也很重要,要及時針對賽場上的變化作出反應。要經常在腦袋中重複想像會發生的情況,反應才能做得準確。「防守要想好如何處理個波,擊球後要走一個、兩個還是三個壘,要自己判斷。不能打完後就得意忘形,雖然要有激情但也要冷靜,就算興奮也要記得跑壘。」

他在香港中學文憑試取得11分,成績不夠好,中六畢業後便修讀IVE的運動教練學高級文憑,希望能在壘球運動上繼續發展,如今也兼任小朋友軟式壘球班及大學生的教練,更成為香港U12壘球代表隊的教練,帶領他們出戰台灣的比賽。與他年紀相若又成為教練的,也有不少,因為玩的人少,能教的人更少,打到一個程度,就要開始變成指導他人的角色。「我的教練生涯只是開始了一年多,但也希望努力讓小朋友愛上壘球,繼續玩下去。讓玩的基礎人數愈來愈多,水平才會不斷提升。」

此外他也進修球證班,了解球例,才能把運動玩得更好,現已成功通過考試成為本地聯賽裁判。他後來又進修亞洲裁判資格,過程不容易,尤其是球例複雜,全是英文撰寫,每4年改一次,因此裁判需要不斷進修,增長知識,光是研習球例書,他就花了三四個月。而在考核的時候,也有走位、好壞球判斷、比賽實戰、體能等的考核。而全港取得相關資格的人只有約10多個,他正是其中一個。

可做其他裁判兒子

在早前香港主辦的亞洲U19青年壘球錦標賽中,他更成為場內最年輕的亞洲裁判。他笑說:「比起場內其他國家來的亞洲裁判,我的年齡可以成為他們的兒子。每一個都是40多歲,雖然有壓力,但我覺得做球員的壓力更大。」雖然年輕及年資淺,但擅長兩文三語,他在場內常充當翻譯的角色,「台灣和日本裁判有些英文不太好,因此有時候會幫忙把普通話轉回英文向其他球證轉述。」

他至今代表香港男子壘球隊出外比賽5次,在最近的第10屆亞洲男子壘球錦標賽(亞洲盃)中,他認為成績未如理想,在8隊作賽隊伍中排第七,「總會給了我們如此多資源,應有更大的進步。」在亞洲,日本和台灣總是排名在前列,因為當地有很濃厚的棒球和壘球文化,從小就打,但許多香港選手是中學甚至大學才正式接觸,因此需要更努力才追得上別人。

如今他一星期有五六天時間花在壘球上,一放學就跑去練球,坦言花在壘球上的時間比讀書多。中學的時候他同時玩壘球和踢足球,幾乎沒有時間放在溫習上。後來因為成績未如理想,才明白要平衡學業和運動。「要兩方面的時間分配得好些,壘球才更進步,因為讀書讀得好,心中才會少了負擔和顧慮,會放心用多些時間在壘球上。做好一樣,另一樣才會事半功倍。」

他曾因為踢足球令十字韌帶撕裂,最後選擇放棄足球專注壘球,「繼續踢足球會影響我打壘球的表現」,復元初期,他做某些動作仍會帶有恐懼,如跳起落地也很小心,後來在課堂上學會受傷護理的方法,做多了健身強化肌肉,受傷的機會也大為減低。

雖然壘球在香港屬於比較邊緣的運動,支援也不如其他運動多,「但只要你喜歡這運動,也不會去計較辛苦不辛苦。球員生涯可能到30多歲,之後可以成為教練或者裁判,還有不同的路可選擇。」他更打算考牌成為國際裁判,到不同地方工作,借此與當地隊伍交流,讓自己的經驗更為豐富。家人對於他的選擇,都非常支持,「只要不受傷就可以」。

 

曹嘉瑋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

出生年份:1995

學歷: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運動教練學高級文憑二年級生

資格:香港男子壘球隊隊員、香港U12壘球教練、亞洲壘球協會裁判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