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23日

梁亦華 教育講論

大學排名與學術競賽

近日,本港某大學爆出涉嫌少報學生數字,減低師生比例來爭取較佳排名的新聞,引起坊間輿論一陣熱議。如果考試是學校課程的指揮棒,則大學排名與評審指標,便肯定是大學行政的指揮棒了。

客觀而論,這些大學排名有其功能所在,因為一般人是難以論斷大學好壞,而每所學校的指標亦多如恒河沙數,連局內人也不易判斷。

代表院校聲譽

對此,大學排名就如個人簡歷,能為政府、僱主和學生提供資訊捷徑(Information shortcut),把整所學校的好壞,以最簡單的一個量化數字表達出來,儘管背後不少指標如畢業生薪酬、師生比例、論文引用率,乃至大學網頁每年點擊率,都存在極大爭議,而且排名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其副作用之大亦不容忽視。

對院校而言,大學排名所代表的院校聲譽,是社會認受性來源,也能轉化為巨額的實質利益。它不只影響商界籌款資助額,還能幫助學校爭取合作機會、海外交流、協作辦學等不同社會連結,再反過來增加國際化評分,讓排名可以節節上升。亦因此,一些聚焦本土文化的文史哲學科,又或一些欠缺悠久歷史和富裕校友的院校,自然落於下風,造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局面。

愛迪生的啟示

對學者而言,所謂「上有好者,下有甚焉」,一般學者不得不跟隨排名與評鑑的指揮棒辦事,自此草擬每份研究計劃前,必先確保研究要有成果、要有證據、能發論文、能易於獲取各種資助、對社會(主要是國際社會)要具有「影響」(Impact)、易被政策制訂者(如官方文件、立法會議員)引用等等。遙想當年發明電燈受挫的愛迪生曾有名言:「我沒有失敗。我只是發現了10000種行不通的方法。」如放諸今日香港,這沒有成果(或只有失敗性發現)的愛迪生根本不可能獲得續約。

學生有何益?

對學生而言,以大學排名與評鑑作指揮棒,更未必是一件好事。雖然教資會一直強調教研相長,教學與研究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但時間資源始終有限,每人一天也只有24小時。如學者都把時間投放於研究與論文投稿,以應付評鑑,教學質素真的可能不受影響嗎?早有學者指出,香港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既不「高等」,又非「教育」,當院校精力都放在搞資源、搞關係、搞企業形象時,到底學生有何得益?

作家伏爾泰曾言:「解放愚人是非常困難的,因他們敬拜着綑綁自己的鎖鏈。」(It is difficult to free fools from the chains they revere.),但這學術競賽的弔詭之處在於,所有參與者均是飽讀詩書,智商超群的名校博士:勝利者堅決維護這評鑑的合理性;一般學者繼續竭力埋首,讓自身價值被指標異化。

誠然,大學排名與評鑑跟考試也一樣,是社會必須容忍的必要之惡,但這資助系統的背後,肯定存在不少優化空間。如政府官員簡單滿足於數字和一連串百分比,只求整體排名節節上升,而忽略背後的副作用,對師生而言也不會是一件好事。

撰文: 梁亦華_香港教育大學項目主任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教研工作者、學生可以分別投稿至「校長開壇」、「教研陣地」、「學生樂園」,每篇文章約為7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2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職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且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