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8日

謝國生 龍虎山下

資訊迷霧中的指路明燈

上月報載,WhatsApp群組瘋傳聖安娜餅屋快將結業,呼籲持有餅卡的顧客趕緊換領產品。聖安娜母企利亞零售隨即澄清集團財政穩健,聖安娜不會結業,網上流傳的消息純屬虛假。

製造虛假資訊,既可能在於欺騙大眾,以達損人利己的目的,亦可能是無心之失。蓄意造謠,將假消息廣泛傳播,往往涉及巨大的經濟代價。

作假造市的網站

2018年1月,全球最受歡迎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價值,在短短一個月內突然崩潰,下跌超過六成。由於普羅大眾對這種貨幣缺乏認知,引來多方猜測,陰謀論四起。有關虛擬貨幣的網上資訊泛濫,加密貨幣又缺乏監管,欺詐者藉此利用社交媒體、虛假新聞網站和私人聊天應用程式如Slack等,炒作假消息托市。

正如《紅樓夢》書中名句,「假作真時真亦假」;例如「大泵信號」(Big Pump Signal)聊天室,就以「抽高急放」(pump and dump)的價格操縱手段,以假消息把資產價格抬高,然後抽身離場,從中圖利。手法是在聊天室通過名為John McAfee的假賬戶發出推文,聲稱GVT為「是日首選硬幣」,慫恿會員轉發推文和在指定時間買賣,結果其價值在短短4分鐘內暴漲15美元,交易量翻了一番,19分鐘後卻打回原形,以致不少投資者蒙受損失。

此外,金融市場還出現冒充主流媒體的網站,製造及宣傳虛假資訊。2017年9月比特幣大升浪期間,就有一個假冒CNN的網站,報道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和馬斯克(Elon Musk)投資了1700萬美元於比特幣技術相關的初創公司,令市場憧憬比特幣升勢持續;該網站3個月內的瀏覽次數超過425000之數。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將結構性數據轉化成人類語言的技術更大有進境,易於以機器產生虛假訊息和語言,增加大眾媒體及訊息消費者經濟或政治損失的風險。

搞小圈子的媒體

近年來,各大科技、社交媒體公司為傳統行業(尤其是媒體、廣告和零售等行業)帶來新穎營運模式之餘,也衍生了虛假資訊大行其道的空間。

社交媒體平台愈來愈多,更使資訊的傳播和消費出現扭曲,廣傳訊息可以完全繞過傳統媒體所講求的嚴謹查證和編輯步驟,而直接傳遍世界,削弱企業和政治領導的權威,亦有助於別有用心者製造輿論、滲透甚至分裂社會。

社交媒體和新聞平台能快速散布虛假資訊,並隨時監察目標受眾反應,再把虛假內容改良,提高點擊次數而增加收入。聳人聽聞的假資訊從來易於嘩眾取寵,其中包括暗藏偏見的議論、似是而非的訊息、如幻似真的陰謀論,以至徹頭徹尾的謊言,用以操縱民意、蒙騙大眾或影響公共政策。

通過大規模的協調行動,增加網站點擊率和瀏覽次數,足以建立虛假資訊的認受性,而進一步深化滲透率。同時,偽造的文件、虛構或冒充人物,亦有利於推廣訊息,再加上遊戲推薦等手法製造活動頻仍的假象,就更事半功倍。

有別於錯誤資訊,虛假資訊指為特定目的而傳播的資訊,旨在誤導或造成傷害。虛假資訊並不一定全部捏造,可經剪裁和拼湊而成。

至於造謠,則包括故意在虛假環境中,使用真實材料以進行虛假連接,例如將假標題配真實圖片,利用冒充知名網站的方式發放誤導性資訊,通過圖像和影像包裝,激起公眾的憤怒或仇恨。

透視幻象背後

大多數人都渴求社會歸屬感和認受性,藉此融入社區、建立身份。關乎歸屬感及社會身份的網傳資訊,自然易於產生共鳴。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固然有其正面價值,讓使用者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社群,建立歸屬感,而且有益社會福祉。

但這跟散播虛假訊息和謠言又有何關係?由於大眾往往下意識去追求社交歸屬感,也就傾向接受認同自己身份的資訊,並對這些資訊來源的媒體深感興趣,而樂於分享及廣傳其中訊息,同時視所屬社交網絡為值得信賴的新聞及消息來源。一個社交群組內若充斥着未經核實或劣質資訊時,其成員自然易受影響。

據相關統計,推特每秒鐘發送6000推文,臉書網站每天託管3億張新照片。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會即時刪除他們認為不相關、不重要、不喜歡的資訊。資訊量龐大,加上大眾的注意力及分析力有限,難以分辨資訊品質高下,亦無從判別其可信性,虛假資訊於是有機可乘,廣為傳播。

自我高估,認為自己理性、分析力強可說是人之常情,但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人腦在涉及資訊分析和接收方面,尤其當處於焦慮和面對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難免有其局限,以致大多數人對模棱兩可或較為複雜的資訊產生抗拒,而傾向尋求和接受易於消化或明確的答案,對有關論據和事實則置諸不理。

「確認偏見」(confirmation bias)會導致個人尋求符合其當前信念的訊息,而所謂的理性邏輯分析,只會淪為對不符自己意見的論據加以過分嚴格的審查,甚至進一步尋求社會認同和對所屬群組的歸屬感。

在社會心理學上,素樸實在論(naive realism)自以為客觀地觀察周圍的世界,以一己看法為依歸,有別於我見者必屬無知、非理性或帶有偏見;這好比視與己不同的宗教信仰為迷信或異端邪說。

素樸實在論加深固執和偏見,令人產生確認偏見,傾向過度強調主觀現實,偏離常態或一般理性準則。確認偏見每多導致知覺扭曲,判斷失誤,而對事物作出不合邏輯的解釋(或泛稱為非理性)。這亦足以解釋為何不同社交群體對己方所接收的訊息如此執着,非要強加於他人不可,在政治上這更足以造成社會分化。

撥亂反正措施

2019年,推特終止了1000個賬號,臉書移除了7個專頁、3個群組和5個賬號。這些賬號同樣被指涉及散播虛假資訊,其中有專頁有近15000名粉絲,有群組則有2200名成員。推特表示,另外有多達20萬個賬號被用來誇大虛假消息,已採取預防性終止措施,以免這些賬號變成活躍賬戶。

放眼未來,虛假資訊顯然會繼續泛濫,在政治和社會上不斷造成分裂,在經濟上構成打擊和損失。利用人工智能科技和數據系統來製造虛假資訊,設計精準的龐氏騙局,令更多人墮入圈套,尤其是如上述缺乏批判性思考的一群。更甚者,虛假的政治資訊容易誤導及煽動不懂分析的普羅大眾,釀成集體暴動或騷動,影響社會安寧甚至全國穩定,一言以蔽之,通過可靠的正規或官方渠道接收資訊方為上策。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首席講師、新界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