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5日
我是周勝馥,今年36歲,這不是我的名字第一次見報。18年前,我18歲,會考10條A,報紙稱我為「新界區狀元」。之後我去美國讀史丹福大學,畢業後加入國際顧問公司,年薪百萬,看似非常正路。但做不夠3年,我的人生就急轉彎,辭了工去做職業賭徒,每天在澳門賭德州話事啤,一共賭了8年,埋單贏了3000多萬元。
到了今天,我再一次急轉,離開了賭枱,拿着贏來的3000萬元,創辦了電召貨車的手機程式EasyVan。從十優生變做職業賭徒,再變成IT人,我的人生看似「無路捉」,其實只因為怕悶,喜歡冒險。我知道香港、內地及海外都已有同類軟件,但正合我意,有競爭才有挑戰,我仍相信我會贏。
說到當年轉做職業賭徒,其實亦是出於偶然,某天偶爾在網上接觸到德州話事啤遊戲,一試便沉迷下去。這種賭法的特色是「有數得計」,只須計算自己手上的牌,再綜合對方的數據,便可得出「去」或「唔去」的結論。準確掌握到或然率,長期賭下去,我一定贏錢。
舉例說,好像擲骰子,開「1、2」是你贏,「3、4、5、6」是我贏,玩一鋪可能是你贏,但長期一定是我贏。問題只在於或然率能否計算得準確,從而提高贏面至「3、4、5、6」。德州話事啤的另一特色,在於你並非跟賭場對賭,而是跟其他賭客對賭,只要挑選較弱的對手,贏面便會大。我最初在網上賭,後來索性去澳門賭場,前後賭了8年,每月月尾計數,我只有最黑仔的2個月是輸錢。
離開賭枱,一來因為已經賺夠,可說生活無憂,而且長期地賭其實很悶,像電腦般不停計數,贏取對方口袋的錢,卻覺得對這個社會沒有貢獻。我很喜歡挑戰自己,希望每日起身都覺得有進步,但再賭下去的進步空間已經不大,因此想到做生意。
針對傳統電召中心缺點
我是坐言起行的人,EasyVan由聘請第一個員工開始,直到推出市場,只用了兩個月時間。我分析過本港貨車市場,全港有7萬多架貨車,其中1萬多架由自僱司機駕駛,他們以往只能透過電召中心接單,既要繳付月費,效率亦很低,更經常出現溝通誤會,既激氣又浪費時間。
我的軟件正是針對傳統電召中心的缺點,客人只要在軟件提出要求,司機們便可立刻接單,清晰、簡單又快捷,而且成本較低,省卻了低效率又昂貴的電召中心環節。
軟件推出的初期,我們以50元贈券吸引司機,很快有600架車登記,3個月後車隊增至2500架,比傳統電召中心的800至1000架車更多。現時軟件約有2萬人使用,司機版有5000次下載,乘客版達6萬次。我估計,傳統電召中心將於兩至三年內消失。
軟件目前仍是免費使用,即是我們未有收入,只靠我在賭枱賺來的3000萬元維持。當然日後一定要向司機收費,這盤生意才可持續,但究竟何時收費及如何收費,我仍未決定。講到底,互聯網行業有別於傳統生意,很難準確預算回本時間,但一旦獲得回報,可以是天文數字,這亦是其好玩的地方。
年內進軍日台星市場
對於前景,我已構思一系列發展大計,除了做散客生意,亦將接企業訂單,現時不少企業希望降低營運成本,外判搬運服務。我並且打算在一年內衝出香港、進軍20個城市,包括日本、台灣及新加坡等市場,現已派人赴當地視察,不排除引入投資者。
很多人說我異想天開,亦有人質疑我在「燒錢」。我只可以說,我的冒險精神很強,而且一旦投入一件事,就會瞓身去做。就像網上書店Amazon,當初沒人想到可以顛覆整個零售行業;而WhatsApp及Angry Birds等成功的軟件,也只是由幾十名員工運作,我相信我們都可以做到。
採訪、撰文:陳慧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電召的士Apps顛覆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