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13日

紀曉風 獨眼香江-商社共生

Fimmick創「傳耆」 師傅教手藝

傳統社會企業(社企)幾乎是單向由有心人出錢出力幫助弱勢社群,新一代社企進化至互惠互利,目標是慈善商家與社會同樣得益。重要是「有心」,商家也是摸着石頭過河,一步步走出適合自己的路。Fimmick是一間做網絡推廣生意的中小企,一般小公司多不輕易騰出資源與人手「兼職」搞社會服務,但「有心」老闆遇上「有心」同事,起的化學作用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約一年前,Fimmick旗下「生了」社企「傳耆」(Eldage),透過網上平台保育兼活化香港有可能失傳的手工藝。他們的「橋」很多,有拍片介紹師傅的故事和手工藝特色、有邀師傅「出山」開班(工作坊)「授徒」,又有拉攏傳統手工藝與新一代創意設計師crossover,製作潮流產品。結果證明,用新派手法推銷傳統作業,效果出奇地「夾」,報名上工作坊和參觀的年輕人多到超額。老師傅由原本「無生意」或處於半退休無所事事狀態, 變為有收入有滿足感。經典個案有恭賀花牌製作師傅出品及教授製作案頭小型花牌、寫小巴膠牌的師傳開書法班和製作小巴膠牌鎖匙扣等。網絡宣傳效應大,「傳耆」成功賦予式微手工藝行業新生命,公司亦從中發掘合作夥伴,找尋商機。

Fimmick的「有心人」是老闆姚金鴻和員工Joyce,現在做得有聲有色的「傳耆」,始於多年前一次聖誕派對。Joyce說︰「2012年剛入公司不久,聖誕節要交換禮物,我向公司提出用拍賣方式競投禮物,然後公司一對一捐款,得到的錢選一間值得幫助的慈善團體去捐,老闆同事都支持。後來發現用小小資源可以做到小小善事,加上公餘時去八卦非牟利機構的社企工作,覺得公司可以運用本身的強項開拓共享價值(CSV)社企,對公司和社會都是雙贏,於是膽粗粗向老闆提出社企想法。」姚的反應十分支持,Joyce覺得有這樣一位老闆,事情已「贏在起跑線」。

對於共享價值的想法, Joyce用了很簡單的譬喻︰「與其給魚人,不如教人捉魚,所以想到一起捉魚,然後一起煮來食」。Fimmick最近獲團結香港基金頒發「商社共生大獎」。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