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14日

Joschka Fischer EJ GLOBAL plus 彙編選輯

歐盟整軍經武刻不容緩

北約組織雖然曾被多次看扁,但依然存在。不過,又有一隻狐狸走入了雞舍,歐洲就以其典型的方式回應這個危險──憤怒地咯咯叫,並豎起羽毛。

這次,狐狸是法國總統馬克龍,他最近形容北約正經歷一種「腦死亡」。毋須同意馬克龍選擇的用字,也不用認同他熱中於跟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話的做法(我就不認同了),也可以理解他主張的要點。美國戰略優先次序在總統特朗普治下出現巨大轉變,令歐洲人必須重新檢視其認定會有集體防禦的假設。

這不是北約第一次好像快要完蛋了,在2014年之前,很多人都得出同樣的結論,當時北約除了在阿富汗的任務,便沒有什麼需要專注。俄羅斯該年吞併克里米亞,並為烏克蘭東部帶來戰爭,這為北約注入新生命。

然後,特朗普上場,他的政府突然撤回對歐洲的支持,放棄在規則為本的體制下提供美國的領導,追求民族主義、保護主義和單邊外交政策。特朗普曾說,北約已經「過時」。

這個情況的結果,就是歐洲必須自二次大戰以來首度防衞自己。然而,經過多年在戰略上依賴美國後,歐洲未有為今天的地緣現實作好準備,不只物質上,心理上也未準備就緒,這種情緒,在德國尤甚。

美變臉華崛起 歐防衞靠自己

此刻,北約的未來比其史上任何時候更為不確定。1989年後不久,沒有多少人會質疑,究竟北約在20年之後是否仍然存在,但今天,有關北約未來的疑問,不只來自華盛頓,還來自巴黎,大家再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北約必定能存在下去,歐洲人不能再等20年,才看看沒了北約之後會發生什麼。

在美國轉向民族主義、中國愈趨堅定自信,以及持續發生的數碼革命之下,歐洲別無選擇,只能自己成為一個強權。在這方面,馬克龍可謂說到重點,但有關防衞自主的要求,歐洲人不要心存僥幸,以為會很輕鬆,對於仍自視為經濟強權而非軍事強權的歐盟來說,這意味要跟現狀深深割裂。

必須強調,北約依然存在,歐洲依然有美國軍隊駐守,但當中的關鍵詞是「依然」。傳統體制及歐美保安承諾備受質疑下,北約瓦解的問題,已愈來愈變成「何時」、而非「會否」的問題。特朗普最終會在何時決定取消北約呢?對於歐洲人來說,如果只是坐以待斃,靜候那則決定命運的Twitter推文到來,將是愚蠢至極。

馬克龍深明此點,而德國則一如以往,只說不做,承諾增加軍費,但進展不多。馬克龍明白,一旦美國從歐洲撤軍,對歐洲防衞造成的破壞遠較很多人所預期的更嚴重,這個轉變不會以漸進、很少人能為意的過渡呈現,而是突然破裂。

如果歐洲想防止或至少延後這個情況出現,便要向其軍隊進行大量投資,並大規模擴張其軍事能力。換句話說,歐洲必須當作這個破裂已經發生般行事。

在大部分近代史中,歐洲需要應付兩個挑戰──形勢騷動的中部(德國)及不受保護的東側(俄羅斯以及現在的中國),從地緣政治來說,歐洲的東邊一向門戶大開。北約70周年,自建立以來,就是用作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案。

在北約和歐盟內,愈往東望,便愈感到成員國間對安全的恐懼。這並不出奇,因為這些國家靠近俄羅斯,而且擁有承受俄羅斯帝國主義的悠久歷史,俄羅斯武力吞併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的戰爭,便是近期的例子。對於波蘭、波羅的海3國等這些國家,美國透過北約,融入歐洲防衞,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歐洲東側的地緣政治風險,北約提供了必要形式的保險,甚至加強了歐盟內部的團結和統一,因為北約要求各成員國都要為共同利益而作出其公平比例的貢獻。

特朗普高喊「美國優先」,轉向民族主義,突然迫使歐洲面對自身主權的問題,需要蛻變成一個獨立的軍事強權,足以團結果斷地行動。歐盟永遠不會出於自己的意願而這樣做,但特朗普──無論他是出於什麼動機──卻迫使歐洲急須重塑自己。為了保護北約,歐盟必須要當作北約已成過去般,採取行動。

註:本文原載於Project Syndicate網站,本報經網站授權翻譯刊登。

Joschka Fischer  德國前外長兼副總理

謝世民譯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