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5日

劉子捷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特朗普瀕臨彈劾 參院黨友定生死

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刻正被國會眾議院6個委員會進行彈劾調查,從程序上來說,這未算正式彈劾程序,只能說特朗普「面對彈劾程序」。不過,若然這6個委員會都認為,特朗普在「通烏門」事件,通過對烏克蘭當局施壓,冀圖打擊明年大選的潛在對手拜登,構成濫權瀆職,眾議院就會正式進入彈劾程序:投票表決彈劾特朗普的動議。至於是否有罪,那是參議院的工作,倘參議院表決特朗普有罪,那便是他下台的時候。

這一過程會很漫長,因為特朗普也有他的對抗招數。不過,從過去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到,彈劾這一招確是對總統最大打擊。美國《憲法》沒有明文指出總統任內是不可控以刑事罪,根據白宮法律顧問在2000年的意見,現任總統是不能被刑事起訴,然而現任總統是可以被彈劾下台,然後再刑事追究。

總統言行有紀錄 易找證據

相比於過去兩年一度沸沸揚揚的「通俄門」,「通烏門」曝光後,短時間即有眾議院6個委員會同時進行彈劾調查,兩者之間的分別不在於「通烏門」新鮮熱辣,而在於證據是否在手。「通俄門」事發之初,特朗普仍是平民,還未當上總統。特朗普入主白宮後,國會及特別檢察官米勒就「通俄門」展開調查,擾攘兩年最後不得要領,此中的要點在於,縱使有通俄之實,但主要發生在特朗普仍是平民之際,證據「失蹤」或找不到,難以入罪。「通烏門」則不同,特朗普已貴為總統,一言一行都是國家紀錄,不容銷毀。這樣一來,國會或控方要找證據,相信要比起「通俄門」容易得多。

若從現時傳媒報道內容為根據,「通烏門」堪稱兼具1974年尼克遜面對彈劾,以及1998年克林頓接受彈劾這兩宗案件的特點。因此,若是眾議院6個委員會的彈劾調查證明特朗普濫權的話,以如今眾議院由民主黨控制,通過彈劾總統動議的機會頗高。至於是否判決有罪,則是由參議院表決。目前參議院共和黨是多數黨,共和黨人會否丟下特朗普不理,現階段言之尚早。

尼克遜辭職事件是連眾議院也未就他應否接受彈劾程序表決,他已是自請下台。之後是接任總統福特啟動總統權力,特赦尼克遜。當時美國上下嘩然,咸稱福特以總統之位交換發出特赦令,但是不管如何,尼克遜最終得以身免,遠離東岸政治中心,棲居西岸加州老家,九十年代初始重新出現在公眾面前。

錄音帶空白 壓倒尼克遜

眾所周知,尼克遜是因為「水門案」下台。事件必須從尼克遜1969年上台後的「新政」說起:他在幾乎整個白宮設有語音啟動的錄音系統,錄下差不多所有白宮內部的對話。「水門案」事發後,事件焦點是尼克遜是否早知民主黨總部被竊聽事件。之後,白宮的一段講話錄音離奇地被人洗去18分半鐘內容,事件構成對尼克遜致命一擊:總統濫權及妨礙司法公正。1974年8月7日,兩名共和黨參議員及眾議員會見尼克遜,表示一旦國會展開彈劾,尼克遜沒法可以過關。到了此時,如果尼克遜強撐下去,勢必出現「煎皮拆骨」式的結局,即眾議院通過動議彈劾、參議院表決有罪、最終下台這三部曲。

通話紀錄倘刪改 大禍臨頭

尼克遜大半生在政壇打滾,堪稱一代梟雄,此時已知政治生命不久矣。翌晚,他在白宮發表聲明,表示他若是繼續辯護,那將佔去總統和國會未來數個月幾乎所有時間,而美國需要做的是,致力世界和平及國內繁榮。辭職於8月9日美國東部時間中午生效,由福特接任。尼克遜下台,但他並無經過彈劾程序,正如他在聲明中所說,他已失去國會的支持,無力抗拒彈劾,不如早早離去,以免拖累美國。

特朗普在「通烏門」亦面對尼克遜昔日情況:他與烏克蘭官員的談話紀錄隨時就是尼克遜當年的白宮錄音帶一樣,成為足以證實總統濫權的鐵證。再說,若然這些「通烏門」的對話紀錄被刪或被改,妨礙司法公正的罪即告大禍臨頭,逃不了被彈劾的命運。

同樣的是,克林頓1998年遭彈劾,是因為作假證的重罪。類似的情況,可能正發生在特朗普身上:「通烏門」事發之初,他還口口聲聲為事件辯護,其後迅速把矛頭指向民主黨獵巫,又另闢戰場把目標轉向前任國務卿希拉莉的「電郵門」事件,顯然想岔開話題,挑動美國民眾轉移視線。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知道講多錯多,不作諸多爭辯,以免成為以後國會彈劾的把柄,顯示他認真面對這一場政途生死之戰。

從尼克遜到克林頓及至特朗普,45年之間,美國縱然千變萬化,朝代更迭,但花旗之國畢竟是民主國家,民意最重要,即使尼克遜精明如此,也在在共和黨議員坦誠相告後自行下台。共和黨議員的態度何來,就是民意走向,一旦硬撐尼克遜,自己亦身敗名裂。這裏提出三組數據,或許有助進一步了解特朗普未來命運的走向:

1973年,尼克遜下台前13個月,美國民意支持彈劾的是24%;1974年7月,尼克遜下台前一個月,支持彈劾的民意是58%。

1998年,克林頓被眾議院通過彈劾動議前,支持彈劾的民意是35%。

2019年7月,支持彈劾特朗普的民意是45%。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