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17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資本無序收縮

美團(03690)昨突急瀉9.1%,皆因據外電報道,其第一大股東騰訊(00700)擬「盡沽」手上的美團股票。儘管此傳言未經證實,但觀乎市場反應,顯然人們覺得甚有可能。就像阿里巴巴(09988)早前與螞蟻集團「切割」,目前主旋律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任何巨擘不容再霸佔太多領域,騰訊與美團「斷絕『父子』關係」看來合情合理。然而,凡事不宜過激,「資本無序收縮」同樣值得警惕。

騰訊美團傳「斷絕關係」

路透周二下午引述知情人士報道,騰訊計劃出售其所持「全部或大部分」美團股份,現正與財務顧問磋商,或於今年內「動手」。該報道又稱,騰訊此舉是為了「安撫」(placate)中國的監管機構。消息一出,美團股價在短短一個多小時內急瀉,最多挫近12%,收跌9.1%。自去年初高位至今,美團累計插水逾63%,市值蒸發超過1.7萬億元。

騰訊在2016年斥約100億元首次入股美團,隨後多次「加注」,最多曾持有超過20%股份。儘管美團2018年在港IPO上市後,騰訊持股有所攤薄,但目前仍擁有該公司約17%股權,穩居第一大股東(美團創辦人王興持股約9%,透過「同股不同權」掌控最大投票權)。按昨日收市價計算,騰訊持股價值超過240億美元(約1872億港元),惟這批股份在去年初的市值曾接近5000億元。

除多番參與融資,騰訊這6年間還利用微信大力向美團「導流」(引導流量,包括把美團App放在微信入口首頁),為了「湊大」該公司,堪稱出錢又出力。內地科網業界普遍認為,騰訊對外投資版圖有兩大「親生仔」兼成功案例,一個是京東(09618),另一個就是美團。從戰略角度看,騰訊可透過美團主打的外賣業務,接觸全國數以億計消費者大數據,同樣重要是制衡「宿敵」阿里旗下外賣業務旗艦餓了麼。

獲得騰訊力捧,美團亦不負所望,一直雄據全國最大外賣App寶座,市場地位日益拋離餓了麼。根據艾瑞諮詢研究報告,美團目前佔內地外賣App市場接近70%份額(按銷售額計),而餓了麼市佔率不足三成。

美團市場地位這麼強大,股價卻慘淡,事關該公司去年調整淨虧損156億元人民幣,仍處於嚴重「燒錢」狀態。原本在2019年,隨着業務模式漸趨成熟,美團一度開始「賺錢」,當年錄得純利22億元人民幣,首度扭虧為盈。惟遇上新冠疫情爆發,美團業務受重創(外賣騎手也很難進入「封控區」送餐),兼且內地政府提出「共同富裕」,要求外賣平台提高騎手待遇,導致美團收入、開支兩方面受壓。

無論如何,針對「賣仔」傳言,騰訊昨日回應「不評論市場傳聞」。不過,大多數人認為此舉合情合理,皆因中央政府近年嚴打「資本無序擴張」,好似阿里亦要與嫡系螞蟻集團「分家」(螞蟻9名管理層全部退任阿里合夥人);騰訊亦於今年3月以「派股」形式,大幅減持另一「親生仔」京東股權(持股由17%降至2.3%)。

講到底,阿里屬中國電商及雲計算一哥,騰訊則為社交平台及網遊霸主,意味兩大巨擘各自霸佔兩碗大茶飯,足夠「吃飽」有餘。按照馬克斯理論,資本天然具有擴張衝動,倘不受限制,便會變成「無序擴張」,就像阿里和騰訊在2019年之前四處出擊「鬥霸地盤」。目前主旋律為遏止這種趨勢,兩大巨擘可保留手上兩碗大茶飯,乖乖低頭扒飯,卻不准再把筷子伸向旁的桌面。

理論上,限制「資本霸權」有助行業及市場百花齊放,正如歐美經濟體也有嚴格反壟斷條例,規條普遍比中國更辛辣(透明度及可預見性往往較高)。然而,所謂「過猶不及」,「鐵拳」出擊亦不宜過激。例如騰訊手持美團17%股權,現市值仍達1800億元,倘若一次過拋售,市場未必能夠充分吸納,恐將令疲弱的資本市場信心進一步受挫。

再者,如上文提到,美團在疫下嚴重虧損「燒錢」,原本還有騰訊這個「富爸爸」可作依靠,一旦被「斷絕關係」,便須自力更生,面對大風大雨不一定撐得住。目前有超過1000萬騎手在美團平台註冊謀生,身體力行響應「靈活就業」,為全國數以萬計餐廳提供送外賣服務,萬一該平台如很多打車App、共享單車App般倒下,中國基層經濟及就業情況勢必雪上加霜。

慎防動搖金融大局

對於阿里和騰訊,「戰略性收縮」有利於短期盈利,事關系內的「新業務」大多仍處投入期,減磅相當於減少虧損;但同時會限制長遠想像空間,例如騰訊的微信坐擁逾十億用戶,投資者以往會憧憬向這些用戶cross-sell金融、娛樂、外賣等多元化產品及服務,生意規模可望翻幾番;今後就要學懂「知足」,不可太過「大想頭」。

7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發揮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防止企業「躺平不動」。中國人講求「凡事有序」,所以「資本無序收縮」同樣值得警惕,尤其要慎防企業「無序沽貨」,動搖金融穩定大局。

 

(編者按:高天佑最新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