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30日

周一人物

體育專家傅浩堅 為運動產業把脈
攻非觀眾性項目 做得專精可取佳績

港隊在去年多項國際體育賽事表現出色,令全城掀起運動熱,惟根據以往經驗,很多時熱潮只短暫曇花一現。香港首位體育學博士、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科學榮休教授傅浩堅(Frank),曾於北美及香港執教鞭近40載,對本地體育發展特別上心。他直言本港受人口及場地所限,發展體育產業殊不容易,然而可另闢途徑,專攻非觀眾性運動(non-spectator sport),依然有望取得佳績。

傅教授自小喜歡運動,中學年代就讀男校聖保羅書院,是校內體育名將,其後負笈美國,入讀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首個學位竟與運動無關,念的是地質學,研究燃油開發,時維1968年,「嗰時打仗,油價貴,諗住做地質(學家)去搵油搵嘢。」

畢業那年,他到麻省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進修暑期班,就此改變了其人生路,「讀咗3科:解剖、哲學、運動力學,鍾意間學校同科目,決定留低讀埋個碩士、博士,其實我本身打算去波士頓讀MBA(工商管理碩士),我同屋企人講唔去喇,留喺春田讀。」

負笈美國 港首位體育學博士

「佢(體育學碩士課程)原本唔收我,話我本科唔係讀體育,叫我試吓先,後來見我讀得好先收,否則我去咗讀MBA,就另一個故事嘞。」結果他1973年完成碩士課程,1975年取得博士學位,專長運動醫學及科學,是首位拿取體育學博士的港人。其後他於加拿大渥太華一間青年會任幹事,兩年後在渥太華大學展開教學生涯,「我讀書申請簽證時,應承美國政府讀完就走,但又唔想返香港,於是去咗加拿大。」

1978年傅浩堅收到兩份聘約,分別來自中文大學崇基書院及母校春田,他選了後者,「覺得都係去春田學吓嘢先,咁早返香港冇咩做,最多教吓打波。」直到1983年,中大打算開辦體育系課程,吸引他回來發展,詎料臨上機前兩星期,才獲告知計劃擱置,「點算呢?工都辭咗,屋又賣埋,焗住返嚟啦。」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5年爭取,中大1988年成功開辦體育系副修課程,翌年開始提供正式4年制兼讀體育學士課程,「我個副修科好多好學生,潘健呂(著名殘疾田徑運動員蘇樺偉的教練)都係嗰個課程出嚟。」1992年傅教授轉到浸會學院(浸會大學前身)當體育系系主任,其後參與開辦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2004年獲委任為浸大協理副校長,直到2018年退休。

春風化雨約40載,傅教授直言好學生不計其數,「唔同年代嘅學生叫我唔同名,春田同中大啲學生叫我傅博士、Doctor Fu,浸會學生就叫我Professor Fu。(那北美與香港學生是否很大分別?)有,美國學生好多都係自己供自己讀大學,夏天5月至8月搏命搵錢,好生性,出到嚟做體育老師、教練,算係辛苦工嚟。」

回流助中大浸大課程奠基

「香港呢,我喺1983年返嚟嗰陣,中大學生質素比較好啲,浸會啲學生……早期我哋體育系係好,其他可能因為要出去『秘撈』,同埋香港學生唔肯買書,會叫老師印埋畀佢,你唔印呢,佢哋就搵一個同學去買,由嗰個同學去印,咁咪仲衰?犯法喎!」傅教授憶道。

提到體育,很多人或只聯想到教練及運動員,可是傅教授強調範疇遠不止此,以奧運會等大型活動為例,涉及市場推廣、宣傳、運輸、保安、宿舍、飯堂、裁判,還有運動醫學與科學等,「所以體育係一個產業、一盤大生意,香港未有運動產業,美國已經變晒職業,籃球、排球、高爾夫球。」

為何本地難有運動產業?「市場細,700萬人,睇電視最多80幾萬,美國2.6億人,(美式足球)超級碗成兩億人睇,佢只畀26分鐘賣廣告,30秒一節已經收200萬美金(廣告費),你仲要投(標)返嚟,多人睇嘛,中國更加啦,14億人,觀眾幾多咪照計數囉,唔使講多,(香港)有幾萬人睇已經好誇張。」

惟傅教授認為,體育在港依然有發展空間,應避開一些觀眾性運動(spectator sport),如足球、籃球等多人入場觀看的項目,「你見香港而家發展嗰啲都唔係team sport(隊際運動),攞金牌嗰啲(項目)都冇乜人睇嘅:劍擊、滑浪風帆,羽毛球、乒乓波就多啲人睇,呢4樣香港比較叻,擺咗好多資源落去,我哋有20個精英發展(體育)項目,呢4個係特別多啲錢嘅。」

「不過呢啲(劍擊、滑浪風帆,羽毛球、乒乓)唔係spectator sport,冇乜coverage(覆蓋範圍),相關產業好難自己支持自己,要靠贊助,但唔緊要,香港700萬人,奧運亞運有咁好成績,支持到20個精英項目已經好超卓,我哋使成7億(元)一年,睇返人口係好犀利。」

港運動風氣落後內地台灣

隊際運動方面,傅教授提到本港有意發展足球,推行10多年的「鳳凰計劃」,每年投放2000萬至3000萬元,但成效一般,「rugby(欖球)做得好啲,因為rugby seven(七人欖球賽)做咗好多年,呢兩年(疫情)冇得玩,以前rugby seven淨係3日都賺2000幾萬,仲未計其他贊助、獎品。」

近年港人似乎愈來愈重視運動,傅教授形容,與中國內地、台灣等相比,香港只屬「sleeping town」(沉睡城市),「人哋5、6點起身出街運動,香港人起碼7點後啦,生活上唔係咁積極,可能地方太小,要靠啲(體育)屬會、住客康樂會所,唔夠囉,我細個咁鍾意打波,都係因為學校近運動場,容易好多。」

由於場地所限,港人熱門運動不外乎跑步、游泳,「嗰啲好悶囉,你要有社交途徑先推廣到,我哋細路仔年代,睇足球『南巴大戰』(南華對九巴),大球場幾萬人好緊張,而家都冇咁嘅氣氛,變相係難,總之要搞多啲活動,推廣體育文化先得。」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何澤、受訪者提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