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3月13日

金融科企積極搶灘

在傳統銀行仍然觀望發展虛擬銀行之際,多家非銀行金融科技企業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其中本港網貸公司WeLab行政總裁龍沛智表示,正積極研究申請虛擬銀行牌照,估計結果會非常正面,並會爭取成為第一批申請者。

藉大數據減壞賬風險

龍沛智認為,虛擬銀行可以提供比傳統銀行更好的客戶體驗、金融產品及服務,例如虛擬銀行毋須繳付分行租金,有助減低營運成本,並把成本回饋客戶。另一方面,可透過大數據更精準地分析不同客戶的風險,並按此決定利率,為較優質客戶提供更低利率的同時,銀行亦可承受較低的壞賬風險。

曾於傳統銀行零售部門任職超過10年的龍沛智指出,傳統銀行架構大,管理層思維較保守,擔心推出線上服務後會對原有的線下業務造成傷害,故此,有時要推出新形式的服務並不容易;加上傳統銀行系統老舊,難以跟上技術更新,均窒礙傳統銀行本身的創新。反觀非銀行機構由零開始,僅須短時間便可建立一套全新線上系統。

雖然虛擬銀行可輕裝上陣,但發展時亦非沒有難度。龍沛智舉例,虛擬銀行對訊息安全的要求比傳統銀行高很多,而且要累積到一定存款及客戶基礎才可放貸及銷售其他金融產品,意味着虛擬銀行初期可能會錄得虧損。

在有望拓展虛擬銀行業務的同時,龍沛智稱,未來會增聘人手,主要着重於風險管理、數據安全、系統開發及合規等方面。

俊盟國際(08062)行政總裁勞俊傑私人成立的18 Financial,早前亦宣布要發展虛擬銀行。

待5月公布申請要求

勞俊傑明言,目前正觀察虛擬銀行的發展方向,以及金管局將於5月公布的指引及最終申請要求,再決定是否申請虛擬銀行牌照。

勞俊傑又認為,金融科技公司在技術開發、應用及靈活性上會比傳統銀行較為優勝,通過對金融數據、社交行為數據、交易數據等訊息作全面分析,實現對客戶信用等級的評估工作,把金融服務延伸到受到傳統銀行服務忽視的客戶。同時,運用科技的創新,可以提升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有助走向一條智能化以及輕型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虛擬銀行在香港仍屬新事物,不過,龍沛智及勞俊傑估計,市民最終均會接受虛擬銀行。龍沛智舉例,數年前他於香港創辦網貸業務時,香港人對此亦感到陌生,但隨後公司業務每年快速成長,反映香港人接受能力非常強,故相信只要有足夠教育,港人亦會接受虛擬銀行。

非銀行金融機構或科技公司率先開拓虛擬銀行非香港獨有現象,例如中國的首家虛擬銀行便是由騰訊(00700)創立的微眾銀行,其後阿里巴巴關連公司螞蟻金服亦加入戰團,成立浙江網商銀行【見另稿】。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