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9月25日

周一人物

短期農地建屋 長遠填海增土儲

土地不足問題困擾港府多年,黃建業建議,新一屆管治班子可透過短、中、長期策略,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

他指出,現時大型發展商如長實(01113)、恒地(00012)、新地(00016)和新世界(00017)等,都收購了不少農地,總計逾億方呎,假設只發展當中30%,便可提供約12萬個面積500多方呎單位,相當於11個沙田第一城的規模,短期可紓緩燃眉之急,「港島、九龍已沒什麼土地起樓,新界農地可改作住宅用途,政府宜加快審批程序,盡快取得土地供應。」

可考慮調整辣招

黃建業解釋,收回棕地涉及的利益爭議多,利用濕地或郊野公園,環保團體又有意見,若能加快利用農地興建住宅,便可達致三贏:政府有地建屋、市民獲居住空間、發展商釋放農地價值,「單靠發展商自行收購農地規劃建屋,可能要搞上20年,由農地轉住宅用地要補地價,今年政府加快了一些,仍略嫌不足,因官僚(主義)依然在。」

至於中期策略,他認為可考慮調整樓市辣招, 「現在是需求與供應錯配。梁振英在任時推辣招管控樓價,有些政策如徵稅限制境外人買樓是對的, 可是另有些細節則不對勁,顯得落錯藥。」現時部分辣招,包括換樓時限太緊迫(半年),容易陷於繳付雙重印花稅風險,令業主不願釋出單位,形成二手市場缺乏盤源,供應不足致樓價節節向上。

他提議政府不要鎖死本港120萬戶二手物業供應,須檢討現行辣招的一些細節,諸如住宅可以九成按揭(包括二按)的規定,研究可不可以由400萬元以下提升到600萬至700萬元的單位,首置市民能否獲更高按揭成數及減付印花稅等,尤其把年輕人買樓政策略為放寬,讓他們抱有向上流希望。

然而,要真正解決問題,長遠仍得靠填海增加土地儲備。對於團結香港基金建議以土儲調節市場,黃建業認同這看法,「市區擠迫,或可利用離島如蒲台島作發展;填海最好,把所得土地作儲備。」

他又說可參考新加坡做法,填好的土地不賣, 當房屋供應不足、樓價急升,便增推土地建樓;若樓市逆轉,則可減少推出。「整個葵涌、沙田第一城等,都是填海而來,將軍澳也是,這些填海地一度閒置曬太陽。」星洲過去10年填海2000公頃,相等於四分一個港島,深圳亦填了5000公頃,約三分二個港島,相反,本港只有不足100公頃,差異顯而易見。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