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14日

陳仲謀醫生 身心掃描

珍惜生命 慎防自殺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有一名句:「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少年人的人生閱歷尚淺,遭逢挫折比中年以上的人少,對世界事物有無限的憧憬,所以不應有沉重的愁緒,遑論會因此導致抑鬱,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時移世易,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有不少地方,都傳來青少年自殺率急升的壞消息,而豐衣足食的香港也不能幸免,5月多達7名學童自殺。本港青少年自殺早已有上升的趨勢(2021年至今年5月,有16宗),相比最新的數字可謂難以計算,觸目驚心。可能由於社會太專注於防疫事務,輿論對這個嚴重的問題恍似視而不見,忽略了目前的社會態勢是醞釀自殺的溫床。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在今年3月下旬,響起首次警報,稱當時本地的自殺數值高於平均值1.8倍。

在第五波疫情緩和時,香港各級學校在復活節假期後,陸續恢復「實體教學」,取代了急就章的「線上學習」,大家最初都額手稱慶,以為學生可以回復正常生活。誰不知卻發生學童自殺飆升的危機!學生恢復回校上課是促成他們自殺的原因?當然不是。是不是只是機緣巧合?筆者當然不能武斷認為這是必然的因果,但可以從各種證據推斷,此非偶發性的現象。本文嘗試以「小環境」和「大氣候」,先後探討這個問題。

香港經歷了兩年多的疫症蹂躪,社會各個階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以學生而言,因為要停課防疫,他們要被迫接受「Zoom教學」,這自是不理想,但也無可奈何!可惜,疫情此起彼落,學童的生活和學習節奏,不斷受到干擾,他們無所適從是不爭的事實。

另外,部分家長要「在家工作」,目睹子女學習態度散漫,自然會加以督責,無形中傷害了「親子關係」,加深了雙方的隔閡,妨礙了溝通。最近,有機構訪問了七百多名家長,四成認為他們「在家工作」,與子女的關係轉壞;七成家長擔心子女的學業成績退步。

各種壓力

另一方面,部分學校為了防疫,除要檢查學生有沒有做「快速檢測」外,還需將整天的上課時間,壓縮為半天,致使課堂排得滿滿的,令師生們都吃不消。

學校的防疫措施做得愈嚴謹,人際關係就愈疏離;加上老師要追回以前損失了的課時,教學的速度和數量都會加強,在很少課外活動的調節下,學生回校上課壓力自然是百上加斤。家長們都知道兩年來的「網課」,學生所學到的實在不多,所以要「配合」學校的「補課政策」,嚴加督促子女完成每天沉重的課業,進一步使雙方對立的關係惡化。老師在追趕課程中,又要忙於應付教育局急如星火的新措施(例如:《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考試,及揣摩「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還有有增無減繁複的「非教育工作」(處理文件、撰寫報告和擬定通告等),根本無暇注意學生有沒有異常的情緒和行為,而無從轉介他們接受學校社工的輔導。再者,駐校社工也無法照顧堆積如山的個案,而學生在求助無援下,容易鑽入牛角尖,步上不歸路。

從宏觀的角度看青少年自殺的行為,在香港是很難以科學證據去尋求答案,因為本港在這方面的專業研究和有關的統計,可算是鳳毛麟角。本地專家都要參考外國的科研數據,去套用於香港的實際情況,希望能管中窺豹。根據蘇格蘭國民保健署的最新數字,該地兒童被轉介看精神科比去年增加22%。當地政府已立即增加撥款,以圖減低輪候診治的時間,可見他們是非常重視這個問題。

雖然香港和英倫三島遠隔重洋,但在「網絡電子化」的世代,大量訊息轉瞬即至,普天之下的人類,都以智能手機接收同樣資訊,其中五花八門,真偽難分,瞬息萬變,令人應接不暇,而青少年相信是最受影響的一群。

從少年轉變成為青年,是至為關鍵的時刻,他們會承受比上一代更大的壓力,不單有「自我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的挑戰,朋輩之間的糾紛、網絡欺凌,更是層出不窮,如果受害者得不到適時的協助,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現代社會雖然科學突飛猛進,但是人際關係的疏離,反而比以前每況愈下,家庭成員之間,在同一屋簷下,可以互相不聞不問;在全球瘟疫肆虐中,孤獨寂寞增加了,關懷問候少了,衝突爭執多了。青少年面對不是「稼軒居士」的愁,而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

掃除陋習

要解決多發生於先進城市(包括香港)的問題,當然要因地制宜,各師各法。本文限於篇幅,只能集中討論「最易受傷害的一群」──青少年的自殺。

香港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城市,但市民的中國傳統思想,仍然是根深柢固,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縱然眼見中外很多知名人士,都不是靠學業得到成功,本地為人父母者心底裏仍然有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潛意識,而香港的教育制度,又始終恰恰助長這種心態。

本港的教育界高唱「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口號,叫聲響亮,但實際情況是依然故我。由於考試成績不理想,不符合父母的要求,害怕被同學恥笑,甚或遭老師鄙視,而心生自卑,在壓力增加、不能自拔而萌生自殺念頭的學生,屢見不鮮。社會各界,在「血的洗禮」下,好像是無動於衷,而無具體的行動去掃除這個陋習,實在是令人嘆息!

香港現在正處於一個嶄新的轉折點:不少家庭移民外國,中、小學的名校都出現空缺,考入受政府全面資助的大學,幾乎是唾手可得。

我們要把握這個黃金機會,全面革新不合時宜的教育制度,特別是其中「物競天擇,汰弱留強」的篩選思維,務使青少年有多元化的出路;使他們身心能健康成長,就必須在課程中加入「精神健康教育」,讓其能夠掌握有關的基本知識,懂得去應對壓力、調控情緒、改善人際關係、主動協助親朋,並能知悉怎樣去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援。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精神健康減輕生念頭,支援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仲謀最新著作《疫時代精神海嘯》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