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3日

陳仲謀醫生 身心掃描

如何應付精神海嘯(三)

本星期六正是立冬,預告冬天已經來臨,雖然因氣候變化問題,香港的秋天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市民不見黃葉滿地,多愁善感的人也嘗不到深秋的蕭瑟,相信今年的冬天也不會令人感到冰凍顫抖,不過「經濟寒凍」的威脅可能更具殺傷力。相反,同是北半球的歐美,在氣溫驟降之際,COVID-19就乘勢大舉入侵,造成破紀錄的感染數字。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封城(Lock Down)舉措。多得特區政府和市民的通力合作,香港的疫情似乎得到逐步控制,各種防疫限制亦開始鬆綁,還準備和大陸恢復局部通關,以圖振興市面死氣沉沉的經濟態勢。

10月本來是「精神健康月」,但可能因為疫情反覆,當局沒有舉行任何大型的宣傳活動,低調得連業內人士也不甚了了,靜靜地如金秋的飄逝。筆者得悉,香港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邀請了歌星陳奕迅演出了一個名為Shall We Talk的推廣節目。大部分市民都認為政府政策「多談無益」,實際行動最要緊(Walk/ Work is much better than Talk/ Word)。

南半球的澳洲也和香港一樣,有機會較快擺脫瘟疫的枷鎖,但他們除了注意復甦經濟外,還特別顧及疫症的後遺影響──精神海嘯。該國在10月1日有一個網上國際研討會,深入討論其中所有相關問題,總結為15點,本專欄上兩期(見10月6日10月20日)已闡釋首10點,本文繼續餘下5點介紹:

第一是,澳洲擺脫疫情在望,立即展開預防「精神海嘯」來襲的準備;正在水深火熱的英國也高瞻遠矚,在皇家精神科學院的呼籲中響起警鐘,大力邀請醫科生和普通科醫生加入精神科的行列,以應付疫後長年累月的服務需要。研討會中得出一個普遍的共識,就是社區的協作,對預防精神病和當中的復康過程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在,香港有些市民仍然極力反對精神復康中心、庇護工場和中途宿舍於他們的社區中成立。上述對精神病人的污名化、標籤化和各種歧視,早就應該在教育和政府宣傳中消失。可惜,到目前為止,業界還要Talk and Talk,向群眾解釋有關的問題。政府大概已經完成在全港18區建立「社區健康中心」,但有多少市民知道這些中心的存在,或得到其適切的服務呢?

加強資源合理分配

第二是,及早介入醫治。所有疾病都應該盡早診治,「病向淺中醫」是老生常談。港大有研究指出嚴重的精神病,例如思覺失調,掌握「黃金時間」,獲得針對性的治療,是病人能否痊癒的關鍵。要第一時間發現某人有病徵,自知之明當然重要,但是同學、朋友、親屬、家庭醫生,甚至整個社會的關心更為要緊。凡此種種,都要視乎社會能否重視和認識精神健康,使到醫療程序能夠令更多人受惠、快速、有效和節省資源。

第三是,優化「分流制度」。就算是服務最好的澳洲,市民懷疑患上精神病,在公營醫院也不會得到即時診治,和香港一樣要排期等候。在香港,決定病人等候的先後次序,大多數是由精神科護士負責把關,遇有疑難,他們可能把家庭醫生的轉介信交給專科醫生作判斷。問題的癥結在於護士能否準確判別病情的輕重,而醫生又是否只靠簡單的幾段文字,中肯地篩選緩急輕重的病症。澳洲的問題不大,因為病人的輪候時間不會很長,但已着眼於加強準確分流的機制。反觀香港,7個聯網的排期時間長短有很大的落差,把關護士又由於病人太多,或未能「精挑細選」,致使嚴重的病人因等待經年,未及就醫,而釀成更大的禍患。為今之計,是要加強把關護士和普通科醫生的相關知識,使分流程序較為準繩,以加強資源分配的有效和合理性。

第四是,面對「新冠肺炎」橫掃全球,各國專家都未能完全掌握這種新病毒的來龍去脈,遑論有十足把握成功研發對70多億人都有效的疫苗和藥物。另外,疫症引發更多精神病的研究報告已陸續在各大國際醫學期刊湧現。澳洲當局針對時弊,準備着手應對更多和更新型的精神病患。COVID-19是嶄新的傳染病,它衍生的各種相關病症會相繼出現,這當然可能包括「新模式的精神病」。歐美各地社會化分,號令不齊,民眾對政府缺乏信心,當政者進退失據,致使疫情方興未艾,自然無暇他顧。香港疫情漸趨穩定,就要效法澳洲防微杜漸,與時並進,做足工夫以狙擊新疾病的進攻,這種心理準備其實並不新鮮,所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為康復者爭取權益

第五是,精神病是疾病,也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社會問題。引發精神病及其治療和復康,都和社會狀況息息相關。市民患上精神病,除了因為先天性遺傳外,還包括在學業、職業、感情和家庭等挫折而激發。醫生在對症下藥之餘,還需要考慮引起病人患上精神病的原因,再通過一支多元化的專業團隊,安排一連串的康復療程,例如心理學家的輔導,社工安排個別病人和其家庭的社會福利,職業治療師輔助他們身心復元,個案經理統籌有需要的康復者重新融入社群。上述的問題,不可能由政府單一的部門負責,必須有跨部門的統一整合。澳洲、紐西蘭、愛爾蘭和加拿大等國家,早已成立了這種「有權有責」的統籌機構(Mental Health Commission,精神健康局/公署)去有效運用資源,使康復者盡快成為貢獻社會的一員,而不是納稅人的負累,這無疑是具「前瞻性」(proactive)的積極施政模式,和本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形態真有天壤之別。外國的精神健康統籌局,在最高領導人的首肯下,繼續發展進步,主動向其他部門,例如房屋、司法、執法、財政和福利等部門,為精神病康復者爭取更多合理的權益,促成他們再成為推動社會向前的生力軍。

綜合整個會議的15項議題,香港每項都稍有觸及,但總是隔靴搔癢,不論所需的軟件和硬件,離開標準要求尚遠;有關當局和各NGO又缺乏緊密的溝通和協作,造成資源浪費。

希望社會各界合力促請政府改變保守的思維,改善民間疾苦,否則在空前未有的精神海嘯下,後果堪虞!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防止精神海嘯,支援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