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22日

吳雄 訪談錄

牛頭角藥房老闆何福銓 細說行業50年起落興衰

香港藥房已成旅遊景點,遊客之多不亞於黃大仙廟,正所謂到香港不求支籤,也不能不買奶粉!然而,家家藥房賣奶粉,難道家家藥房都想賣奶粉?牛頭角的嘉利西藥行,從店名西化不庸俗,就知老闆有香港情懷。

街坊叫他「何生」,全名是何福銓,1967年入行,1974年自己做老闆,1994年重出江湖,見證了藥房業的發展、牛頭角的變遷、香港的沉淪……他不養貓,聽收音機、看報紙而知天下事,慨嘆香港猶如尤雅的金曲:「往事只能回味……」

1956年,是何福銓的人生交叉點,全家9兄弟姐妹,人生開頭十一二年連飯也吃不飽,陰差陽錯跟姨媽來到香港。「香港的米飯白到啊!」他忘記第一餐吃什麼,就知道飯是白的。當時香港人口100多萬,「比現在落後得多,但比漆黑的大陸先進,連晚上都是光猛的。」

他住在九龍城獅子石道附近,當時啟德機場正發展成國際機場,「周圍都圍着鐵絲網。我和姨媽睡街邊,也做街邊(小販),下小雨睡密斗貨車,早上司機拍才醒;下大雨就睡人家的樓梯級,當時很多四五層的樓,後來才去冷巷搭床睡。」

他讀到中一就輟學,只恨當年年少無知,只顧與姨媽做街邊,賣魚、賣蠶蟲、剪豬腸,總之肯做就有飽飯吃。

1967年香港暴動,無綫電視隨之開台,「我也在姐夫介紹下去西藥行做細路,曾蔭權那年也拿着公文袋見醫生,當時他是藥廠營業代表。」

入行月薪120元

何福銓說曾蔭權命好、讀書好,記者說到底該誰羨慕誰?他感慨地說:「不知從何說起……」當年的西藥行賣西藥、日用品、化妝品等,「什麼皮雅斯啊!一開始月薪120元,做滿一個月給我200元。」當時有不少行業,為何選擇藥房呢?

他說:「當時有瞓車底(整車)、水電啊,但不是有糧出,還要給錢師父;做茶樓、戲院劃飛,則要有舖保!就是要開舖頭的人做擔保,穿櫃桶底什麼的,可以找他。」記者這才恍然大悟。他姐夫在西藥公司工作,這才介紹他入了這一行。

「當時老闆跟我說,這行像爛棉衲,發不了達,又不會冷親。」西藥房分幾個崗位,頭櫃最巴閉,然後是幫櫃,像他那樣的細路,就負責搬奶粉、厠紙等。後來換過不同藥房,從旺角到尖沙咀都有,他也升任幫櫃,人工420元。1974年,他和姐夫夾份頂了定富街的盛興藥房來做。

「當時牛上(牛頭角上邨)第五座正在起樓,生意非常淡。月租1200元,見沒有生意我乾脆不開門,事後回想是人生一大憾事,我不應該那麼不負責任,姐夫要上班,姐姐又不會這行。不過,我一兩天後就死死氣回來。」附近的燕子樓落成了,加上嬰兒潮到來,生意才開始興旺。

「當時主要賣奶粉,還兼賣牙膏等日用品。這行的貨都是賒來的,數期最少兩個月。」舊舖業主本來收他2000元租,但舖位賣給生果小販後,竟然加到4200元,兩年後更加至萬多元。何福銓只好在1992年關門大吉,至1994年才在現址重新開業。

「我一開始也害怕,但老街坊一再要求,加上是姐姐的舖,才於4月重開。」重開到1998年生意都很好,附近的工廠老闆是大客,經常在附近的茶樓飲茶、傾生意,把要買的東西寫在紙上,多的話還要送貨。「有這些大客我就淡定啦!」

不過,1998年之後生意就一落千丈,「首先觀塘道的斑馬線取消,簡直是斷了龍脈,人們只能走隧道過來。後來酒樓變成老人院,兩家銀行也搬走。斑馬線是龍脈,酒樓是大光燈,銀行是財神爺!整個地運都變了。」機場搬家,工業北移,牛頭角一帶更是死寂。

不再賣奶粉原因

大圍環境劇變,西藥房行業也在變。記者發現店裏沒有奶粉,何福銓說:「奶粉供應商要賴貨,通俗說是:生蛤拖死蛤,蛤𧊅即田雞啊!買三隻生的,帶兩隻死的。」西藥房沒奶粉、尿片不像樣,於是要他兼賣一些不暢銷的產品。奶粉賣那麼貴應該有不少利潤吧?

何福銓搖搖頭:「並不好賺!甚至是可恥的利潤。奶粉好賣的只有3號,一罐來價250元,十家有七家照本賣,一兩家賣高一兩元,另一家賠本賣。但我們入一箱就要好幾千元啊!當時批發商就說:如果不給你奶粉賣,你的店開不成!」不過,他沒賣奶粉兩三年,依然開着門。

「他們惡到取消我戶口,以後也不給我貨!不過這不能怪別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多得街坊支持,生意總算不錯。他拿出賬簿給記者看,眼前閃過一片金光。「不過,就算我給你接手,你也做不來。」他笑一笑道。至於旺區藥房,他鬼馬地形容:「落多幾日雨都面青!」

「他們租金貴,現金流轉很大,我也替他們擔心。」既然賣奶粉利潤低,他們如何賺錢?何福銓不太願意透露,指指周圍的貨物,「這些都是吸引顧客進來的,不是靠它們賺錢。」記者打趣道:「是不是玻璃柜裏鎖着的藥?」他哈哈大笑:「所有賣廣告的貨都賺不到錢!」

記者留意到旺區藥房什麼都賣,何福銓坦言有違西藥房的傳統,「行業競爭太激烈,利潤太低,難聽點……古靈精怪!」其他藥房猶如街市般吵,記者知道不少扣起奶粉高價賣給遊客,甚至運往深圳倉庫,如今看來也是為世所逼。

「一些藥房生意好到不得了,我見過用大桶收錢的,甚至要警察維持秩序,沒多久就關門。為何呢?就是他們為搶客照本賣,我都會推木頭車去買啦!結果做死夥計,恨死隔籬,笑死業主,這叫表面風光。」這些不是行家還真不知道。

街坊要他繼續做

做這行有哪些竅門?自嘲被綁幾十年的何福銓說這行認人,還分享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趣事,「我以前會關門幾天,凱施餐廳(即現在的連鎖餅店)的事頭妹說:何生,你可以晚開,可以早收,但不要全日休息啊!客都跑了。我發現當真如此,從此就不敢隨便休息。」

然而,有些日子不放假也不行,會被同行和供應商小看。「這行每年中秋節、端午節、過冬,這3個節一定要收早些,最遲也要兩點前收舖。不然,行街
sales看到會覺得,那麼晚還不收,是不是不夠實力啊?以後還怎麼賒貨給你呢?」

記者第二次造訪,何福銓正用毛筆寫門口廣告。記者說:「近年附近商廈林立,那麼多OL來這邊吃飯,生意只會愈來愈好。」他慨嘆:「我都71歲啦,還等不等得到那一天呢?香港都變了,知道《往事只能回味》那首歌嗎?哪個台灣歌星唱的?」記者說是尤雅。「是啊!就如她所唱的那樣。」

他繼續說:「現在店的吞吐量只及高峰期五分一。家人力勸把店關了,街坊卻力勸我不要不做。一個移民加拿大的熟客來探我,說在那裏是三等公民,等天光、等天黑、等吃飯。我不做,頭一兩個月無所謂,接下來就會覺得悶。」

他怎會悶呢!當年做細路時,做的順德菜吃得老闆舔舔脷,還喜歡聽舒伯特、聽收音機,他不捨的是與街坊的一點情義。「我看着這區在變,當年上班的都老了,年輕的走的走、搬的搬;顧客老的老、死的死。我也是見日做日,家人都說:難道做到死嗎?」

顧客稀疏,他的店很靜,只有收音機的聲音。「陸叔總把資金流竄說成流鼠,10多年都沒人提他?你聽,新聞又讀錯啦,外交斡旋又說成幹旋!」記者拿起手機播《往事只能回味》,何福銓的毛筆字在音樂下飛舞,心情十分暢快。

「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定富街的街頭冷冷清清,與八十年代是兩個世界。

 

何福銓小檔案

年齡:71歲

籍貫:順德

身份:藥房老闆

愛好:古典音樂、電單車

 

撰文:吳雄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