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8月25日

葉輝 生命通識

東平洲滄桑史

話說1942年在抗日戰爭期間,東平洲曾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港九獨立大隊的秘密交通站,及至1946年6月,東江縱隊擬於鯊魚涌北撤,然而,卻缺乏運輸船艦,東江縱隊司令部遂派員前赴東平洲,以動員漁船協助,而島上漁民迅即響應而將漁船駛往鯊魚涌,由是就有幾十艘船隻加入東江縱隊北部部隊行列。

及至上世紀五十年代韓戰期間,聯合國頒禁制令,禁止重要物資運往內地,東平洲因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內地邊界,一度成為走私偷運者的冒險樂園,走私貨品包括石油、火水、橡膠、棉紗等等,而韓戰於1953年結束了,走私也就煙消雲散了。

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治安穩定,島上人口多達1500人,分布於十條村,島民多來自大鵬灣,居於此島的歷史久遠,且以平洲為籍貫,島民方言與廣府話略有不同,稱為平洲話,又稱大鵬話。

此島盛產鮑魚、海膽、紫菜、花生、番薯等;漁獲種類尤其繁多,包括黑𩶘、紅沙、達沙、青衣、芝麻斑、獅子魚、魷魚、墨魚等等;島民亦飼養畜禽,卻一直缺乏自來水及電力供應,故曾以挖掘水井及建小型水庫以解決食水;於1954年官民合作,建水塘及挖七口水井,每口水井深逾15呎,要將岩石逐層鑿開,可見工程甚為艱巨。

及至1963年,港府在島上村落各建一座抽水庫,沙頭村天后廟後方的蓄水池容量達900立方米,乃最大的一個,而每村均設有蓄水池,然而,供水問題一直未能妥善解決,昔日島民以柴草及火水為燃料,以供煮食及照明之用;其後駐島警察及郊野公園管理員均已改用獨立發電機發電,島民遂提供住宿服務,此為東平洲另一全盛時期。

及至1967至1978年,內地掀起偷渡熱潮,東平洲貼近內陸,一度成為偷渡者的橋頭堡,島上缺乏醫療設備,島民一旦染病,隨時會因延醫病發而死,故此年輕一輩大都離鄉別井,遠涉重洋到外國(西德、荷蘭、英國等地)謀生,或遷往大埔一帶定居,島上只留下老弱婦孺數人,日常以曬墨魚或取海膽為生。

東平洲居住人口由盛而衰,往昔遺留的天后宮、譚大仙廟、荒廢的天主教堂,那些由千層石堆砌的村舍因失修而倒塌,當中見證滄桑變化;而廢村內的菜田及樹林所組成生態環境,吸引無數的雀鳥、蝴蝶、蜻蜓、昆蟲在此繁衍,島上的千層石奇景、沿岸海底的珊瑚群落、豐富多姿的海洋生物,漸為遠足人士所注意。

遊人亦可探尋洲尾村廟宇及大塘村教堂,俱已廢棄,原來洲尾村廟宇為另一所的譚大仙廟,而村落荒廢了,只餘舊廟藏於荒野了。

島上「耶穌聖心小堂」頗具規模,講壇猶存,據《公教報》一篇報道所載,教堂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從1964至1972年,由大埔墟天主堂管理,傳道以外亦派發糧食物資給生活困苦的島民。

據田英傑神父(Sergio Ticozzi)所記,於1971至1973年,每月一次到東平洲逗留兩三天;他一直研究本港教會歷史,據他所稱,由於東平洲鄰近大陸,不少偷渡客從水路潛來,而偷渡客稱為東路,在此島登陸,治安遂日趨嚴重,加上交通不便,村民因而逐漸遷走了,教堂亦僅運作十餘年後便荒廢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