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23日

余亦希 文化論政

觀眾選擇權:非主流電影空間的存在價值

最近疫情稍稍緩和,電影院得以重開,香港人紛紛把握機會「報復式」地看電影。大家欣賞電影的同時,我希望討論觀眾選擇權的問題。

與很多地方一樣,香港大部分觀眾不太渴求獨立製作、非主流的電影;雖然近年的社會狀況不同了,催生了新的本土文化浪潮,愈來愈多市民,特別是年輕人,更有意識追求電影產業的多元化。不過,在供求邏輯主導下,集團式經營的電影院線也優先播放能迎合大眾口味的荷里活大片。

談到香港的小眾電影,有人會第一時間想起屹立多年的百老滙戲院,由獨立電影工作者組成的影意志,或者近年新開的高先戲院。除此之外,香港其實還有很多熱心的電影工作者、團體和機構,正在努力製作更多元化的影像故事,不過在缺乏媒體曝光和政策支持的困境下,他們要持續經營和創作會有一定的難度。或許,我們並不是完全沒有選擇,而是看不到我們可以做的選擇。

環顧世界各地,荷里活商業大片始終是主流,但不代表另類電影沒有生存空間,起碼在歐美國家,會有定期的放映渠道。筆者上年開始到倫敦讀書,其中一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裏放映的電影選擇遠超想像,每天都可以有機會接觸得到獨立電影、紀錄片和藝術片等非主流電影。這一個另類文化經濟鏈,有三片重要的板塊:電影節,放映空間和電影人團體(film collectives)。

社會議題、地區主導電影節

在倫敦,幾乎每月都有影展進行,雖並非每個都具國際水平,但至少能讓人觀賞到平常較少看到的戲種,較典型例子有倫敦國際電影節,瑞丹斯電影節和倫敦獨立電影節,三者皆符奧斯卡資格,意即影片如在這些電影節獲獎,就直接拿到報名奧斯卡評選的入場券。

除此之外,倫敦也有相對小型、以議題為主的電影節,例如移民電影節,LGBT電影節和氣候危機電影節等。有些則以個別族群和文化圈為主題,比如東亞電影節和西班牙語電影節。有些電影節就更加極度小眾,例如Queer East是專為東亞酷兒群體而設;小至地區性的電影節也有,比如南倫敦電影節,東區電影節,水晶宮國際電影節等等,南倫敦人口只有200多萬,與九龍相若。

小型電影節未必能夠讓電影登上大台,但它就可以創造一些討論空間。這些電影節最吸引之處,是觀眾與創作者的對話環節,能讓觀眾了解他們的各種背景,以及何解要說這樣的故事。觀賞不同語言,風格和背景的電影,可以引發觀眾對不同階層和文化的理解與共感,從而反思自己的處境。對電影工作者來說,電影節可以讓他們建立支援網絡。

倫敦有連鎖的商業電影院,也有不少獨立電影院和社區放映空間,例如市中心的巴比肯中心,東部的Genesis Cinema和Close-up Film Center,泰晤士河邊的BFI Southbank和南區的Peckhamplex等。這裏的獨立電影院通常票價都比較「親民」,尤其是學生,14至25歲的學生可以申請巴比肯的優惠計劃,票價只需5鎊。也有電影會在博物館,畫廊,學校和公園等社區場地放映。

獨立電影院和社區放映場地的存在,對於培養公民意識非常重要,透過提供多元化的電影選擇,可以讓觀眾從這些電影中見到更多的可能性。當然,它們的存在也取決於我們的選擇。有些人可能覺得非主流電影難以理解,但有時候正是這種困惑拓寬了我們的眼界,同時作為一個起點去鑽入一個個未知的議題。

電影人團體網絡

最後一環,亦是我最欣賞的電影人團體網絡。來這裏短短數月,我在社交網絡上已經找到幾個關注不同議題和文化的影迷團體,參加過他們舉辦的放映會、討論活動和展覽。我接觸得比較多的包括支持東亞和東南亞電影發展的「奶茶電影」(Milk Tea Films),支持女性和性小眾的Girls in Films,還有專門介紹康登區電影工作者的Camden Young Filmmakers。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電影人團體例子,嘗試以電影作為介入社會議題的方法,並且為多元的電影創作提供養分。這些組織大多活躍於社交媒體,也作為資訊轉發平台,刊登就業廣告和活動資訊,各個小眾的電影群體連結起來,以從下以上的方式提至充權。

對年輕的電影工作者來說,電影不止是一種娛樂,而是他們用來激發觀眾反思社會議題的工具。獨立的電影節、影院和電影人團隊,可以培養大眾的影像感覺和視覺品味,以及對多元題材的接受程度;當「小眾」有朝一日變得更「主流」,電影院線就有更多經濟誘因去播放非主流電影,令到大家可有更多的選擇權。

近年看到有愈來愈多紀錄片和港產片關注重要議題,同時也看到觀眾對於非主流電影的態度改變。最近幾套港產片,如《金都》、《叔叔》和《幻愛》,以及小眾一點的《翠絲》,《手捲煙》和《殺出個黃昏》都深得觀眾捧場。連帶一些外語文藝片,如法國的《孤城淚》和《Drive My Car》都吸引到一些主流觀眾入場欣賞,可見多了香港觀眾渴望尋求另類選擇。

香港其實也有些很有心的小眾電影節,如平地映社舉辦的平地學生電影節,還有影意志的獨立電影節,以及作為亞洲最長壽LGBT電影節之一的香港同志影展。同時,近年香港也多了一些高質的影迷組織,例如映畫手民,以及限聚令前曾經活躍各區的社區院線。比起倫敦所缺乏的,或許是大眾的曝光、討論和支援。

余亦希  倫敦大學學院紀錄片碩士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