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2日

馮蘊妍 文化論政

無名之後 腐朽之前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遺產是我們過去的產物,我們今天共同生活以及傳給後代的東西(Heritage is our legacy from the past, what we live with today, and what we pass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

遺產與廢物的二元分界

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現代考古學家(contemporary archaeologist)Þóra Pétursdóttir在2013年的一篇論文Concrete matters: Ruins of modernity and the things called heritage(暫譯《混凝土:具體物質之重:現代性的廢墟和被稱為遺產的東西》)中,反思我們對於遺產的定義。

Pétursdóttir寫道,「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是一個相當可接受的定義,但很少有人考慮的現實是,無論我們是否喜歡,無論我們是否管理它,事物或遺產都會傳到未來。」她接着寫道,「儘管事物的預期壽命和隨年歲的成熟度變化很大,但它們的老化仍然具有某種平均主義的特徵」,而因為事物的物質持久性,即便是不需要的、過時的或被丟棄的,「歷史的殘渣」也會「存活」下來,在我們四周堆積。

在這些「殘渣」中,有部分事物會變成遺產。這裏涉及一個過程。甚至我們可以說,遺產之所以是遺產,是因為它受到作為遺產的管理、保存和保護。Pétursdóttir不是想要提出我們要保存和保護更多的遺產,也不是要提倡無限擴展遺產的定義。她想要提問的是,「遺產」與「廢物(waste)」的二元本體論分界。

遺產管理會通過修復和保護,來阻止遺產的腐朽,而這往往是在要求,事物必須以一種非常具體的、恰到好處的方式存在。她指出,通過這種淨化遺產的實踐,人們將想要的(遺產)與不想要的(廢物)分開。這裏不是要反對修復古建築物,而是希望思考在「遺產」與「廢物」的二元區分之外的可能性,例如:「廢墟」。

暴力與部分的故事

Pétursdóttir論及冰島地景中的現代廢墟:廢棄的工業企業工廠、荒廢的農場和半廢棄的農村聚落。她指出,工業廢墟是有相當大的歷史意義遺址。與此同時,它們的鬼魅(ghost)和廢墟狀態,不僅是歷史的見證和過去的東西,也是「具體」「存在」於「現在」的。因此,她認為這類廢墟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傳統遺產概念的一種批評:廢墟、腐朽和事物的物質存在,不只是消極而且需要被控制的,它們也可以是成為遺產的過程的價值來源。

承接對於遺產與廢物的二元區分的質疑,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另一位現代考古學家Gabriella Soto在2018年一篇論文Object afterlives and the burden of history: Between "trash" and "heritage" in the steps of migrants(暫譯《物的後世與歷史包袱:移民腳步中的「垃圾」與「遺產」》)中,討論了亞利桑那州——索諾拉邊境中,無證移民嘗試穿過沙漠、跨越美墨邊境,所留下的物品,有衣物、筆記、書信、移民單張等等。有關這些物品,有兩個對立的論述。一是當物品是需要清理的垃圾,一是將其視為證明移民政策之暴力的遺蹟。

Soto訪問了很多不同的人,除了像考古學家一樣,標本式的逐一記錄物品,清潔職員、攝影師、人道組織、藝術家等不同受訪者,處置這些物品都有不同的方式。

Soto指出,這些物品已經與所有者分離,是不具身的(disembodied)。我們無從得知所有者的全部遭遇,但又不是完全不知道。例如,見到一雙鞋子時,一位受訪者說,不少人在中暑瀕臨死亡時,會試着脫掉衣物作最後的努力以求生還。

把這些物品收到博物館裏,不一定是唯一的做法。在地的腐朽,也是物品的「後世」(afterlives)。她寫道,「在某些情況下,創傷和悲劇可以通過部分的(partial)故事得到最好的尊重,這些故事在表現證據的同時,尊重在地的模糊性,否認任何整齊和舒適的解決方案,並突出了一種『怪怖感』(a sense of the uncanny)。」

死亡的無名地景

在此,我想起細川文昌的攝影集《アノニマスケイプ》(Anonymouscape,暫譯《無名地景》)。打開攝影集,一頁是1899年至2020年的「行旅死亡人」公報的剪報,另一頁則是在死亡發現地點拍攝的黑白照片。行旅死亡人,是指身份不明、屍體沒有人認領的無名死者。

死亡發現地點都是一般的日常場所,從路邊到停車場,大街到建築物一角。在這些相片中,當然是不可能找到死者以及當時死亡的有關線索。這些地景也一樣是無名的。

物和地景有着自己的「生命」,一方面我們與物互動,但物的運動,同時超出我們作為人類的欲望和生死。無名之後,腐朽之前,遺產和廢物之間,由遺產到垃圾,對我們發問,我們應該如何探索和思考自身與事物之物質性的關係。

作者旅居東京,一橋大學博士課程在讀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