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24日

李道

港式與病毒共存

不因抗疫疲勞,非常疫情下的非常抗疫措施,總有退出一刻。相信無人認為,50年後的香港人仍要天天戴口罩。有鑑病毒難以滅絕,由香港到內地,早晚都要與病毒共存——惟須釐清,這跟西式與病毒共存不同,港式與病毒共存應以安全至上為核心原則。

長者而非整體 打齊針達95%

似紐式與病毒共存,結果便十分正面,深值參考。紐西蘭人口略少香港,只有500萬人,自宣布與病毒共存後,近期日均新增確診個案一度飆至2萬宗,情況跟香港相近,反映Omicron病毒確然非同凡響;然而,當地每天染疫死亡人數卻維持於個位數,累積死亡數字則少於200人,與香港日死200人以上、累積死亡多約6000人截然不同。紐西蘭作為一個「羊多過人」的地方,環境無疑跟人口密集的香港有着天壤之別;不過,彼岸死亡率低企,多達96%人口已經打齊兩針,絕對功不可沒。

不過,且別犯上「以全蓋偏」謬誤。有意見指,當香港接種率達到95%,便有條件放寬抗疫措施;此語必須修正,因為接種目標不限於整體,重中之重乃是長者方面。紐西蘭的長者接種率是多少?答案是,70歲以上的達到100%,而60至74歲亦有95%以上,而兩個數字均是打齊兩針的比率!反觀香港,80歲以上不足60%打了一針,打齊兩針更少於40%。可見,港紐之間的天壤之別,並不限於人口密度,亦見諸長者接種率方面。

值得留意的是,受加拿大的貨車司機影響,紐西蘭亦曾爆發激烈反疫苗示威,並出現包圍國會、阻塞街道等抗爭。惟紐國政府事不避難、擇善固執地堅持谷針,才可取得上述驕人成績,告訴大家紐式與病毒共存如何成功。甚至乎,即使本月初當地重啟關卡,讓打齊針的旅客重新入境,經過三星期的經驗觀察,每日錄得的死亡人數仍少於10人。

星式與病毒共存縱沒紐式理想,但也令香港相形見絀。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跟香港相若,但同樣受惠於疫苗接種率高,特別是長者方面,60歲以上打齊針同樣達到95%,以致當地累積確診宗數跟香港一樣突破100萬,其累積死亡人數則為1000多人,每日死亡數字更低至10宗左右。

按香港統計數據分析,60歲以上人士打齊針的死亡風險,比未打針者低約10倍之多;由於本地死亡個案中有96%是60歲以上,假如香港長者接種率似紐西蘭或新加坡般高,我們的死亡數字勢較前大減至現水平的十分之一!

紐式和星式的與病毒共存,是等到條件成熟後、在疫情受控的前提下作出放寬限制,而非在接種率特別是長者接種率尚嫌偏低、以至在疫情高峰、迫不得已的窘局下變相投降。港式與病毒共存,也須建基於安全的基礎上。

隨着愈來愈多長者受感染,變相等同他們接種了一劑疫苗,故亦慢慢開始實現「群體免疫」;如果計及此數,則有免疫能力的長者比率,其實是顯著高於上述接種比率。不過,這種透過感染而非疫苗所建立的免疫屏障,背後代價涉及數以千計寶貴生命,而且他們康復過後可能也須補針(包括要打三針),意味香港在谷針方面仍須加把勁。更重要的考慮是,即使香港長者接種率也真箇達到100%,以致長者染疫死亡率也真箇大減90%;以現時本地日死約200人計算,大家又是否接受往後日死約20人?我們應否滿足於此?又或者,我們應否以此為目標呢?不妨又拿香港一般季節性流感相比,過往流感高峰每天都錄單位數的死亡個案,而每次流感高峰僅涉數月時間,亦即新冠肺炎的殺傷力到底高於一般流感。

香港價值觀跟西方不同,西方社會或對大量死亡視若無睹,香港社會則習慣用「一宗都嫌多」來形容。

西方社會接受了什麼?由於不少地方已改變抗疫申報制度,故官方數字未必反映實際情況(香港情況則連墜樓死亡者,只要檢測陽性亦會納入疫下死亡統計);以現時愈來愈常用的「超額死亡(excess death)」衡量,即透過比較疫前死亡數字與疫下死亡數字,就可得出病毒究竟導致多少額外死亡,包括其他病人因此延誤救治的死亡人數。根據OurWorldinData的分析,截至1月底美國的超額死亡比官方數字還要多逾100萬人或一倍,即疫下死亡人數共有200萬人之譜,相當於每100萬人有約6000人離世;而英國的超額死亡則多13.5萬人,比官方統計亦幾乎多了80%,結合計算即相當於每100萬人共有4400人過身。至於香港,分析指截至去年11月底的超額死亡亦有2800人,結合官方統計死亡數字,即每100萬人約有1200人逝世。

由是比較,如果由專家到市民,連今日香港的死亡情況都接受不了,就不要再談仿效西式與病毒共存了。西方價值所謂的疫情風險低,不等於我們也同意相關風險低,對於彼岸價值觀下的說法或判斷,我們實不宜不假思索地照單全收,必須自己從實證及數據裏推演港式結論。

減死亡源頭 在於減感染

毫無疑問,減死亡乃是香港當務之急,但別誤會,減感染可以因此被割裂、被忽視。畢竟,倘能在源頭上減感染,又何來有人染疫死亡?這裏須澄清一個邏輯問題:有意見認為,香港疫下死亡率之所以那麼高,是長者接種率過低所致──此語當然無錯,但亦存在修正必要,因為確診人數急速飆升,才是長者死亡率大幅攀高的理由。簡單而言,在農曆新年之前,長者接種率比現時低,為何當時又無大量死亡?什麼原因導致高死亡率,答案不言而喻。

事實上,前述100%接種率後仍然日死20人的計算,是基於社會上仍有大量市民確診;如果香港順利重新清零,則即使接種率0%也可實現零死亡!當然,現在要重新清零難度極大,但這不等於在減感染上我們再無辦法,以致除了推高接種率之外,竟然要放棄思考其他抗疫手段。一如前文強調,抗疫必須多管齊下,不能單靠疫苗一招。

儘管無法清零,假如香港每日感染數字,從目前萬幾宗水平,大減到千幾宗甚至百幾宗、十幾宗,那麼死亡數字必能同步降低。注意,這不是談死亡率,因更重要的是死亡實數。死亡率的分子和分母,分別是死亡人數和染疫人數;透過疫苗、藥物等可以降低死亡率,但如果分子不變而分母增加,同樣可達到比率下跌之效,不過,如果死亡人數和染疫人數同步下降,那麼即使死亡率不跌反增,只要分子能夠減少,也肯定是樂見其成,大家不宜被此數學現象誤導。怎樣減感染?全民檢測無疑是記大招。這裏又要釐清一個思考陷阱:筆者一直反覆強調,香港人有個完美主義迷思,以全民檢測為例,有人認為最理想時間過去,所以就不宜推行云云。然而,當長者錯過了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前接種的最佳時機,為何現在還要大力谷針?在疫苗普及上,遲到必比無到好;減感染方面,即使無法透過一招全民檢測實現清零,難道就不應或不能爭取透過其他方式,來爭取最大程度地切斷傳播鏈?

上策不成 中策「全民在站自檢」

林鄭表示,香港暫無條件推行全民檢測,一大原因是動員弱,並羅列了整套流程需要多少人員。問題是,展望未來,難道香港又有能力達致這動員力嗎?倘不,則是否意味全民檢測注定壽終正寢?

確然,全民檢測必須勞師動眾,惟上策不能、改用中策,譬如從節省4.5萬名採樣員和檢測員入手,在現時接受自行快測的基礎上,容許市民在檢測站自行快測,只消一般工作人員確保過程合格及沒有造假便成,這種「全民在站自檢」已夠突破所謂人手不足的樽頸,連帶運送樣本的2500名司機亦可省略。再退一步言,如早前所傳消息般,僅要求市民在家自行快測,相關「全民在家自檢」即使結果未必可以作準、即使肯定存在漏網之魚,但只要多數市民準確配合,也夠把傳播鏈切得一條得一條。

放棄制定完美目標!香港必須走出完美主義陷阱!所謂減感染,並非要求一下子零感染;即使無法一網打盡,在基數減少之下,亦必有利於減死亡和加強控制疫情。至於下策,必然是放任社區傳播鏈不管。由是觀之,以上到底是「不能」抑或「不為」?

始終,預防勝於治療,減死亡除了重在疫苗,更加重在減感染;只要把現時每日萬多宗的疫情,透過「全民在站自檢」或「全民在家自檢」之類,爭取於短時間內急降至千幾百幾的水平,死亡數字必然大減!觀察近期疫情發展趨勢,每日新增確診差不多每數天時間才會下降30%;換言之,以1.5萬為起點的話,差不多要花一個月時間才自然回落到千宗水平、花三個月才自然回落到百宗水平,過程中還將持續有不少人死亡,但倘能把起點及早推低,則期間不單可避免大批人死,更可把重新清零時間大幅縮短,尤其當時的隔離檢疫設施定已不再供不應求。

值得留意的是,歐洲疫情近期顯著反彈,其中英國每日新增確診從月初低位反彈一倍之多。距離當地Omicron的疫情高峰,至今剛好3個月左右,這是否意味康復之後的免疫效果已經消退?還須進一步觀察包括滯後浮現的死亡情況。事實上,世人對Omicron的了解依然所知不多,所以看待疫情宜緊不宜鬆,而「長新冠(long COVID」的影響同樣缺乏研究。這裏打岔一筆,香港已有逾100萬人確診,當局誠可追蹤調查相關患者及康復者的後續狀況,以大數據更準確地掌握染疫後果,印證這到底是否跟一般流感一樣不足為懼。長遠而言,紐式和星式與病毒共存,受惠於長者接種率高達95%,已可很大程度減少死亡人數,但如果香港要更進一步爭取減死亡,還應在源頭上首先爭取減感染。

為此,仍須把好外防輸入關口,將檢疫期收緊至七天問題並不太大,但考慮到大幅開關會佔用不少檢疫資源,而絕大多數市民卻須在家檢疫,相關資源調配好應分層分級優先滿足本地需要,也莫說病毒變種的風險還是揮之不去。此外,內防擴散的工作亦不宜過分放寬,不要低估減感染的作用,亦要主動創造條件推動減感染──近日政府給出的放寬時間表和路線圖,就給公眾傳遞一個極壞的印象,彷彿香港已選擇了躺平、放棄了抗疫,市民難免會因此鬆懈起來,坊間支持進一步放寬更如潘多朵盒子打開般不再忌諱大量湧現。不禁要問,即使要理順各個放寬政策,難道不能逐一公布以減低震撼力,而非好像要刻意營造「香港要大幅放寬了」的公關操作般?有大學推算放寬之後,第六波不單很快襲來,還將會死去1500人;相關推算,若在放寬政策公布之前發布,所帶來的效果就是警示大家不宜放寬,而非好像告訴大家「接受這個死亡數字吧」!其實,落實上策全民檢測或其他中策模式尚有一大條件,就是負責的主帥想戰勝疫情,而非想投降。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