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8日

丁穎茵 文化論政

從「南丫說:」談我們為何需要公共藝術 ?

十多年來,藝術走入了社區,以雕塑、壁畫與多媒體裝置重新定義政府大樓、街巿、公園、商場等公共空間的性格。藝術更將日常社區生活轉化成歡迎人人參與的盛事。例如獲滙豐銀行資助的「尋田.探土」荔枝窩藝術計劃、旅遊事務署推動的「鹽田梓藝術節」,又或藝術中心舉辦的「路過.北角」社區活化計劃,均以藝術發掘地方的風土民情,促成人與地方的連結。

去年底,藝術推廣辦事處與「藝術到家」及梁寶山等研究團隊合作,策劃「南丫說:」公共藝術計劃。想像藝術帶來的美好,藝術推廣辦事處以浪漫的口吻說:「就讓我們乘着溫柔的海風航向這座島嶼,用心細聽它的低聲絮語。」「藝術到家」則樂觀而自信的表示,藝術有助「刺激該區的細胞,讓整個『被藝術化』的老區全面而活躍起來」。耐人尋味的是,策展人梁寶山卻有意拆解島嶼的浪漫想像,反而着力於紀錄自己身處的地方,以藝術「反思我們習以為常的歷史觀」。

當藝術邀請觀眾細聽地方的低聲絮語時,它又如何令此地變得活躍?又如何紀錄地方、打破慣常的觀點?究竟藝術計劃可以為社區帶來什麼?

公共藝術做什麼?

藝術推廣辦事處的公共藝術計劃早已發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程式:合作團體負責協調社區不同聲音、特約研究人員分享相關歷史文化的資料,再加上藝術家依據其對當地文化的詮釋進行創作。依循公共藝術的理念,計劃過程鼓勵公眾參與,藉以促成藝術家與當地社群的連結。展示於社區的作品大多觸及當地歷史文化,試圖扣連起人與地方的牽繫。對於滿懷理想的評論人來說,公共藝術計劃以藝術連結街坊,重拾人對地方的情感與想像,有助推動人人參與社區、改變社區。可是,懷疑論者卻指出,社群參與往往流於表面,大伙兒嘻嘻哈哈跳舞做手工、嘉年華式熱熱鬧鬧的巡遊展演,自然贏得場面盛大、參與人數又多的亮麗業績。但繽紛過後,藝術家離開了社區,街坊繼續如常生活,公共藝術計劃所承諾的連結與美好又如何延續?

大抵公共藝術計劃有否連結社群,端視乎策劃者對社區的投入、過程是否容讓藝術家進駐社區與街坊建立友誼、了解當地的歷史,進而以富想像力的方式重新審視地方的一事一物。

「南丫說:」的社區想像

按照藝術推廣辦事處的計劃方程式,「南丫說:」邀請了15組藝術家/團隊以「海岸」為主題,回顧索罟灣一帶的過去以及海陸互動所構成的多元生活方式。與往常計劃略有不同的是,是項公共藝術計劃得力於梁寶山與王惠玲的社區口述歷史研究,藝術家也同樣參與田野考察,發掘社區不易為人所察覺的面貌。觀眾參與其中,對於社區的理解不僅看到流水帳式的文獻資料,更留意到水上人、本灣人與外來人等不同社群如何生活於同一社區、又如何在包容、摩擦與妥協之間找到彼此的共通處。展覽小冊子收錄了12位島民談及島嶼生活的苦與樂,也將島民對地方鮮活的情感注入是項公共藝術計劃。與其說藝術給社區帶來美的想像,倒不如說索罟灣既似遺世獨立、又與港島南岸密切交往的生活情態豐富了藝術的內涵,邀請島民與觀眾一同追問:如何將自己的故事安放於心之所屬的地方、在裏頭經營適意的生活?

在展覽中,藝術家何遠良給社區送上一片菜園與一口水池。回顧島上農業日漸式微的歷史,何遠良想要推動可持續的社區耕作,利用一方水土培養出菇菌、蔬菜與香草等食材,邀請島民一同種植與收割,也促使大眾思考自己與身邊環境的連繫。他在海邊拾撿磚石築砌成水池、又接駁水喉引入山水,用以澆灌食材。為求善用一地資源,藝術家從島上的士多回收豆渣,與島民一起製作天然肥料及菇包,一起分享蔬菜,也一起感同身受自己如何接受大地的供養。何遠良期待作品《索罟社區菜園》引起人對當地環境的關注,珍惜自然資源,他甚至向島民提供減少污水排放的方案達致保水養地,善待自己所身處的地方。

另一位藝術家馬智恆則以紀錄片《全記渡》,描寫居民賴以往返巿區的渡輪如何拉近島嶼與巿區的距離,又如何在渡輪上體現居民的生活規律。南丫島的人口不多,對外交通局限於幾條航線,街渡就成為社區另一流動的場景,島民藉以編織上學上班郵遞運貨等日常所需的生活網絡。穿插着街坊互相問好、搭客迎着海風打盹、孩童在船上溫習等鏡頭,馬智恆又追蹤着全記渡如何由風帆、孖盤船、發展為客運小輪,並且爭取到在模達灣建設符合規格的碼頭。《全記渡》的故事「乘載」着南丫南段社區的變遷——由生產導向的鄉村和漁鎮,變成消費導向的商住區和旅遊景點。

公共藝術的可能與局限

回顧過去,藝術家無意將舊事舊物轉變成抽離現實的唯美片段,反而直視社區轉變的脈絡,向觀眾探問社區的未來又將如何。

無可否認,何遠良的菜園無法成為觀眾打卡自拍的景點;而馬智恆的紀錄片並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甚至被街坊指為「不甚好看」。但這兩組作品正顯露策展與研究團隊的雄心,試圖結合藝術、田野考察與口述歷史訪談,將公共藝術計劃變成累積在地知識的平台。畢竟公共藝術計劃不是將地方變為奇觀,更不是把街坊的日常搬到展演場地的節慶活動,而是以想像力與創意開拓不同的可能——重新認識地方的人與事、重新紀錄社區轉變的因由、重新思考人與地方相依相存的關係。人類學者Clifford Geertz曾說:「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地方知識,我們更需要一種方式,可藉以將各式各樣的地方知識轉變為它們彼此間的相互評註——由一種地方知識燃亮另一種地方知識所隱翳的部分。」

無論村民、水上人又或外來人,索罟灣島民的經歷都蘊藏着豐富的在地知識,只是知識早已融入日常、未經整理而不為人所察知。是項公共藝術計劃卻透過研究與創作,以敏銳又細膩的感知觸覺重現種種未被提起、漸次隱沒的經驗,令人以此為參照,重新認識自己的地方、記認前人所累積的知識。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共藝術?

我們樂於看到什麼樣的公共藝術計劃?這有賴於文化機構如何思考自己的文化角色,如何以藝術拓展觀眾對本土文化的認識。而藝術家更必須反思其創作所為何事,避免將自己的作品變成點綴公共空間的擺設。

身為觀眾,我們更必須謝絕追逐歡快、營造奇觀的藝術展演,迫使不同的機構思考其藝術如何與觀眾互動,如何建構多元的文化論述。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